23年带班教学,她是孩子们口中的“好妈妈”

2020-09-21 11:23:34 作者: 23年带班教

汪华

在浦东新区南门幼儿园,有这样一位深受幼儿喜欢的“李老师”,孩子们在放学后常常喜欢喊她“妈妈”,毕业几十年的学生也牢牢记着她,她就是荣获今年上海“四有”好老师(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的李洁老师。

从1997年刚毕业进入南门幼儿园,李洁便一直留在了这里。一晃23年过去了,她陆续获得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一等奖,区明星教师、区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园丁奖等数不尽的奖项。很多人会认为,获得了这么多奖项,李老师早就应该成为幼儿园园长了吧?然而并不是。从教23年来,她扎根教学一线,享受着每天和孩子们的朝夕相处,用自己的全心耕耘,浇灌着这些祖国的小苗苗。

爱孩子,就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天性

刚进幼儿园的孩子懵懂着加入了一个大家庭,身边同龄的幼儿们有些胆怯地不敢交流,还难免有几个调皮的淘气包,班级里也时常吵吵闹闹。李老师在面对孩子们不同性格表现的时候不急于将他们的特点贴上标签。“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背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过程,我所要做的就是陪伴他们成长,在能力范围内用专业的知识去帮助、引领、启发他们的天性。”李老师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环节,班级里的“星期八小镇”游戏成了所有孩子每天都翘首以盼的环节。

“星期八小镇”是角色游戏,在有限的环境里有着无限多的角色让孩子去选择,没有任何预设,老师跟着孩子的节奏走,却不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是幼儿园里最挑战教师的环节之一,李洁却将挑战变成了所长。

“回想刚开始教学的时候,教室里的道具素材都是预设好的角色,怎么去做,怎么玩都是成年人社会中已经形成定式的方法。”但是现在在李洁老师的教室里,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摆满了大量的低结构材料和孩子们制作的妙趣横生的作品。

“这些作品都是孩子们在每天的游戏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想法慢慢创作、制作出来的。”李老师指着一个盒子里的道具介绍到,“这些道具你能想象出来是什么么?我给你介绍介绍。这些半球形杯盖的是理疗店里拔火罐的工具。”就在当天的游戏中,有个小朋友想要当一名理疗师给同学拔火罐,完成服务之后就在想要给下一个小朋友服务了,但是刚做完的小朋友觉得自己身上没有完成服务的证据,几个小朋友正七嘴八舌地讨论怎么办。此时李老师观察到了他们脑袋上冒出的小问号,就上前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你们想要给做完拔火罐服务的小朋友背上烙上印记呀?”“是的。”“那印记是什么样子的呀?”“红色的圆形……”“那你们看看手边有没有红色圆形的东西?”小朋友们一听,开始四处寻找材料。有的拿来了红色的记号笔,有的拿来了红色的积木,有的拿来了红色的即时贴。他们七嘴八舌讨论了一番之后,一致同意将即时贴剪成圆形,贴在完成服务的小朋友背后,这样便成了游戏完成的证据。

“在游戏中不打扰孩子的判断,鼓励他们的自由创造和发挥天性,观察小朋友的行为和想法,判断他的行为价值,抓住教育的契机,深入带动他手上故事的发展,推动他们的思考和成长。”李老师看着教室里每一个道具,都能说出它的故事,每一个作品都是在孩子们手中一天天成型、一天天改变,也见证了孩子们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成长与提升。

扎根一线,陪伴在孩子身边

从97年毕业就开始带班的李洁老师已经送走了好几届学生,很多都已经成家立业,甚至有了下一代。当学生们回来看她的时候,都会问李老师怎么还在一线耕耘。李老师对此有着自己的坚持,“我太喜欢孩子了,喜欢教室里欢快的氛围。领导曾经问过我,是想要走行政路线还是长期扎根一线。我毫不犹豫选择了一线带班教学。”李洁老师也十分感谢南门幼儿园特级园长龚卫玲的支持,“龚园长就像妈妈一样,始终关心着我的成长,尊重我的个性及选择,关键时刻给我点拨和指引,让我坚定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现如今除了在一线带班教学,身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部主任的李洁,还承担了很多带教工作,对象包括见习教师、优秀乡村教师、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后备等;同时承担了不少指导任务,她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每年开放教学活动40次、游戏20场,做专题讲座30场左右。另外李洁老师也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汇编成册,在2013年出版了专著《石榴花开慢慢红》,2017年参与编写了《基于儿童研究的教师成长》一书。今年疫情期间,她梳理了前期积累的10000多张照片、2000多个视频、100多个案例,完成了第三本书的初稿。

如今每天中午,李老师依然喜欢和孩子们像朋友一样聊聊天,一是培养孩子的表达思考能力,二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语言发展,通过聊天走进每个孩子的内心,和他们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她向每个家长强调,幼儿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思想,现在多花一点时间陪伴,能够更好地让孩子健康发展。

“尊重孩子应该永远放在第一位,要用智慧去引导孩子成长,需要用小朋友听得懂的语言去和他们讨论人生。”这就是李老师为什么长期扎根一线,用智慧和爱心去读懂孩子,陪伴他们成长的原因。

责任编辑:李淑平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