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写生的意义在于写“生”,而不是写“熟”。我们带学生去写生时,发现他们面对黄山,心里想的是石涛;面对华山,眼前出现的是傅抱石画的山。他们甚至还会拿出手机,对着古人的画临摹,哪怕大自然就在眼前。我告诉他们,把最想画的画面放在一边,画自己生疏的东西。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悠久,程式化的套路也很多,很多人不敢跳出来,没有勇气“破茧成蝶”。我们一直认为,画画要面向未来,是画给后人看的,真的不希望大家一听到国画就觉得是陈旧的、老套的。
张弛 海上揽胜 局部(豫园) 2019
有思想的作品,才能打动观众
上观新闻:《海上揽胜·七十长卷》是张老师近年来非常重要的作品。您笔下的城市景观仿佛也有一种青山绿水的诗意。山水画法如何表现城市景观?
张弛:画这幅长卷对我而言是一种缘分,也是挑战。我过去很少画具体的建筑。《海上揽胜》最初是为2010上海世博会而作,城市中的景点画得比较少,因此心里一直有点遗憾。2013年,我受邀画了《长宁揽胜》。2019年,就下决心拼一下,画更美更新的上海,补齐这张长卷。
画这幅作品,我用的是传统山水画的方法。城市和山水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它们呈现出来的图像无时无刻不在随着光线的变化而改变。在我看来,在不同的光线下,不同的物象会互相转换。我虽然是为城市留影,但同时也把自己对自然的感悟化在其中。
上观新闻:古人喜爱山水画,是为了足不出户“卧游赏山水”。后来,山水画又成为文人抒发个人心绪的一片天地。那么,到了当下,摄影、摄像那么发达,新媒体传播又如此迅捷,传统的山水画对于当下的观众具有怎样的意义?
张弛:艺术家的使命是要表达自己的内心,将自己所认知的世界,转化为图像。只有那些真正有思想的作品,才会打动观众。当然,优秀的摄影作品也是有思想的,作者是基于对自然的理解,捕捉独特的瞬间。我们也常常会从摄影作品中获得启发。
我们多年来一直有一个追求,就是替山河立传,为时代留影。我们画画绝不是简单地再现客观景物,而是把自己的思想,把自己对世界万物的理解,通过图像呈现出来。当我们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把感受到的美用图像呈现出来,观众读懂了我们,就会产生共鸣———原来世界是那么美,这或许就是山水画在当下的意义。
张弛 《霞晖》 纸本水墨设色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