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疗援疆289人,他们是穿着白大褂的“胡杨”

2020-10-22 23:36:48 作者: 北京医疗援疆

6月28日,一场铺天盖地的沙尘暴突袭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就像电视剧中的镜头——天瞬间黑了,电也停了。发现窗外的景象,北京援疆医生、昆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米小月立即赶到门诊大厅,看到候诊患者还在安静地等候,她才放下心来。

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是一座在戈壁滩上诞生的年轻城市。这里96.3%的土地是山地和荒漠,绿洲仅占3.7%,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4毫米,每年都会经历几次大的风沙。这里不但是自然条件的荒漠,也是医疗资源的荒漠。

2018年,北京投资7500万元援建的昆玉市人民医院正式投入运营。崭新的医院大楼拔地而起,医院的“软件”却非常薄弱。恶劣的自然环境留不住人才,建院之初,全院只有4名执业医师。今年4月,新一批援疆医生从北京来到昆玉市人民医院。

援疆医生的到来,让医院的面貌焕然一新。米小月介绍,过去医院只有内科和外科,甚至外科的患者都是在急诊看病。援疆医生到来后,医院有了骨科、中医、耳鼻喉方面的专家,病人看病再也不用“囫囵就医”,门诊量也有了很大提升。

医院“人气”最高的科室,是援疆医生王红宇所在的中医科。当地盛产大枣,种植大枣的农民经常弯腰劳作,加之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颈腰椎病特别常见。自从医院开设了中医科,人们发现,中医针灸对颈腰椎病有非常好的疗效,很快就树起了口碑。神奇的中医针灸不但让普通患者深深折服,也让假期来医院实习的维吾尔族姑娘热依汗古丽着了迷。正在中医药大学学习的她不但下定了报考研究生的决心,还建议身边亲戚有病看中医。

中医科名气越来越大,王红宇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沉。原来,中医科新来的3名医生都是大学刚毕业,实践经验很少。来了病人,她们都不敢下针。为了帮助年轻医生克服恐惧,王红宇决定“以身试针”,让她们拿自己练手。“经验需要一点一点积累,我们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王红宇说,只有让本地的年轻医生学会了,才能真正把技术留下来。

在当地和北京援疆医生的共同努力下,昆玉市人民医院已经从最初的4名执业医师发展到现在的20多名执业医师。此外,援疆医生还为医院建立了标准化管理,编写了健康教育手册,创新招聘形式,为医院吸引更多的人才。“我们的目标是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北京援疆干部、兵团第十四师卫健委副主任罗小军说。

南疆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援疆医生常常要面对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一次,几位援疆医生正在手术,医院突然停电。援疆护士长吴颖果断举起手电筒,大家借助手电筒的灯光,顺利完成手术的缝合。事后,大家半开玩笑地说,吴颖关键时候变成了“无影灯”,人如其名。

米小月说,援疆医生经常用“胡杨精神”激励自己。疫情期间,她在医院连续值守35天,住办公室,吃方便面,但她并不觉得辛苦。南疆风沙大,即便关着窗户,每天早上上班时桌子上依然有一层细沙。洗头时,脸盆里经常能看到细沙沉淀。她说,对于这些,大家在决定援疆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有了思想准备。

“这里是比北京的生活条件艰苦一些。但我们能适应。”她说,相比之下,更值得尊敬的是常年在这里扎根的建设者,“他们是真正的‘胡杨’。”

记者手记:

疫情期间,人们把奔赴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比作“逆行者”,援疆医生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从首都北京来到条件艰苦的和田,又何尝不是“逆行者”?“十三五”期间,北京市派出医疗援疆干部人才289人,他们为提升受援地医疗水平,防止当地群众因病返贫作出了巨大贡献。

胡杨是新疆最古老的树种,又称“沙漠英雄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人们把援疆精神也比作“胡杨精神”。一代又一代援疆医生,就是一个个扎根边疆的白大褂“胡杨”。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琪鹏 白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