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共赴小康约|晴隆:“忧居”变“优居”,换个活法也得行!

2020-10-03 12:20:36 作者: 记者走基层·

在贵州书写的易地扶贫搬迁“大文章”中,晴隆算得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步入后搬迁时期的村民们,经历了从“忧居”到“优居”的过程,开始了从“苦业”到“乐业”的适应。当地持续推进的后续产业配套、就业安置等工作,切实做好了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搬迁出来的村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

忙完手上的工作,晴隆县腾龙街道办副主任周宇又来到腾龙岭温水井社区24栋1单元找人,熟悉的301号房前,敲门没人应答,电话无人接听。“电话没接,人也不在,哎。”周宇无奈地皱起了眉头。

周宇要找的人叫熊飞,今年42岁,去年6月从老家搬到腾龙岭安置点,是晴隆县最后一批易地扶贫搬迁户。熊飞一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她的丈夫几年前因病去世,丢下她一人带着六个孩子生活,前段时间,熊飞跟着别人去广东打工,因为疫情影响找不到事做又回了家。为了给熊飞落实工作,街道办的干部们最近没少往她家跑。可熊飞一直心不在焉,不当回事,让干部们干着急。

熊飞家搬迁前后对比照

说起熊飞的老家茶马镇达土村捧当组,很多人都直摇头,连摆手。这个苗族村寨位于达土村和兵务村之间的大山腰,严重缺水,交通不便,是晴隆最偏远最贫困的村组,只有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通往外界, 28户全部是苗族,都是贫困户。住的几乎是以木头或土石为墙、茅草做顶的房子。寨子里54个孩子读书要花一两个小时翻过大山去村里的学校,整个寨子里最高学历的是一个读初一的女孩……千百年来,这块贫瘠土地上长出的“果子”,太苦涩了。好在这一切因为易地扶贫搬迁成为了村民们的回忆。

然而在腾龙岭四室一厅、120平米的新家里,熊飞住得并不安心,她还会三不五时地回老家看看。

周宇(右)向熊飞(左)了解就业意愿

几经周折,周宇终于联系上了熊飞。进了家门,熊飞和周宇有一句没一句地搭着话。

周宇:“到林场打工一天一百块钱,你去吗?”

熊飞:“晓得在哪里哟!”

周宇:“小区楼下有食用菌产业,一家人最多可以认领5000包菌包。你早上采菇装箱,有工人会拉走。白天还能照样去林场打工,这样就有两份收入。”

熊飞:“这个没做过。”

周宇:“他们会培训的,你要去不嘛?”

……

考虑再三,熊飞终于答应去附近的万亩林场食用菌基地看看。第二天一早,熊飞坐上专门接送工人从安置点到林场的“通勤大巴”,来到位于普晴林场的万亩林下菌药基地。挖沟覆土、放置菌棒,跟着大家实地培训后,熊飞扛着锄头走进树林中忙活起来。

这片郁郁葱葱的林地里,各个劳作大队正在各自负责的山头上种植菌棒,其中有不少老人、妇女,大多是腾龙岭的搬迁群众。林地下,已经种植下去的2700亩红托竹荪、600亩姬松茸、400亩平菇等,正在阳光雨露下滋长,孕育着晴隆产业发展的希望。目前,林下食用菌产业已带动贫困户务工就业8000多人,人均年增收1.8万元。

记者采访孙专(右)

“我们的这个食用菌项目主要目的是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大部分用工都是腾龙岭安置点的中老年人,只要他们来上班,我们就按照一天一百块钱的标准发工资。”贵州二十四道拐农业园林有限公司负责人孙专介绍。

关起门面对的是闭塞的大山,走出门才有机会无限。在沙子镇三合村大树脚,50岁的李奎正在招呼十几名工人给大棚里的鸡枞菌覆土、浇水,再有半个月的时间,这些花费了他大半年心血悉心呵护的菌子就可以采收了。

李奎

“今年我们的每一个棚最低有两万块钱的收入,盈利差不多一二十万块钱,比以前翻了好多倍。”李奎高兴地说。

去年,李奎一家六口从人多地少的鸡场镇红寨村搬到腾龙岭安置点,刚搬来那会,敞亮的楼房、干净的马路、舒适的小区环境,让李奎感到新鲜不已,不过这样的新鲜劲儿在几天之后变成心慌。“刚来的时候很不情愿,周围一个人不认识,什么着落都没有,怕我们生活不下去。”他说。

相比以前在老家时,吃菜只需要去地里摘,第一次上街买菜时,李奎左看右望,最终花了一块五毛钱买了一斤白菜。钱虽然不多,却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在新家过的第一个春节,年夜饭吃得格外冷清。李奎坦言,“一家人都唉声叹气,说今年没有往年热闹,我们干脆回去算了,在这里没事做一点都不习惯,在家坐着没用。”

今年2月,街道办干部告诉他可以承包食用菌大棚,而且大棚的使用和菌种材料全部由当地龙头企业买单,还能保底收购,李奎和弟弟决定“干”!他们贷款8万元用来雇佣人力,承包了16个大棚,一家人齐心协力全部扑到产业上。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