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长岛守岛父子共写“海岛家书”

2020-10-05 18:23:18 作者: 烟台长岛守岛

中新网烟台10月5日电 题:烟台长岛守岛父子共写“海岛家书”

作者 王娇妮 方毅

位于黄渤海交汇处的长岛由众多岛屿组成,其中10个岛为有居民岛,每个岛上都有海岸派出所或海岸警务室,以及一群扎根海岛、守护海岛的警察,叶靖凇和他的父亲就在其中。

年轻时的叶京法。(资料图) 叶靖凇供图

“海岛家书”是这对守岛父子亲情交流的特殊方式,他们也从中读懂了彼此的家国情。

父亲的回信

1992年叶靖凇出生时,父亲叶京法就已在长岛驻扎多年。童年时期,叶靖凇在亲戚家长大。

小学三年级时,叶靖凇学会了写信,尽管那时电话已普及,但他觉得自己的心思应该被承载得“郑重”一些,于是把想说的话写在信纸上,小心地放入信封,再投入信箱,接下来就是期盼传达室出现父亲的回信。

叶靖凇说,那时父亲的回信,每封内容都差不多,多是告诉他要努力要勇敢之类的人生道理,可是这些话,对一个想念父亲的孩子来说是不够的,他更想在信中搜寻到父亲的归期。

“那几年间,日积月累的,海岛来信有几十封,我都小心地收藏在一个月饼盒里。”叶靖凇说,他总是爬上家乡最高的山,眺望北方的海,盼着来自海岛的书信。

儿子的选择

叶靖凇12岁时,父亲把他接到了岛上一同居住。此后叶京法从边防部队转业,留在南长山岛成为了一名警察。在海岛共同生活的日子,叶靖凇还是习惯把想对父亲说的话以写信的方式记下来。

“看到您频繁加班出差,我已经明白,您这一生,因为这事业,已经把自己奉献出去。”叶靖凇写道。

叶靖凇在长岛走访居民。(资料图) 方毅 摄

2011年叶靖凇离开海岛,去陆地上读大学,他一度负气地想,再也不回岛上了。2014年叶靖凇面临毕业与择业,父亲建议他考公安边防部队,延续守岛。童年时饱受离别之苦的叶靖凇不接受父亲的建议,父子因此产生了隔阂。

“虽然心结未解,但中秋节我还是回了岛上的家,因为我知道父亲也正盼着我的‘来信’。”叶靖凇写道。

就在那年中秋节的家宴上,叶靖凇问父亲究竟为什么要留在条件艰苦的岛上,父亲这样回答:“我们都在追求人生价值,当你被更多人需要了,你就有了价值,你才知道自己的根应该扎在哪。”

叶靖凇将这番朴素的话记下来,而这番话也最终改变了他的选择。2015年叶靖凇辞掉了其它工作,毅然考入公安边防部队,回到海岛。

父子的坚守

扎根海岛后,叶靖凇先后在大钦岛、南隍城岛工作。进出海岛交通不便、守岛艰辛、岛上生活乏味……面对这些,叶靖凇却甘之如饴,因为他在坚守中逐渐读懂了父亲所说的“人生价值”。

大钦岛教育资源有限,叶靖凇经常遇到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他耐心辅导,成了孩子们欢迎的“小叶老师”。他还尽自己所能帮助家境贫困的男孩,当得到男孩的信任时,叶靖凇深刻体会到了被需要的意义。

叶靖凇还利用工作之余,努力学习法律知识,考出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义务为海岛老渔民提供法律咨询。

在父亲的鼓励下,叶靖凇愈加笃定要守在海岛上,做好基层民警。(资料图) 方毅 摄

如今,叶靖凇已转隶成为长岛海岸大队的民警,而他的父亲叶京法已在南长山岛工作了34年。但因为在不同的岛屿工作,父子俩仍是聚少离多。今年国庆加中秋双节,叶靖凇本计划带自己刚出生的孩子与父亲团聚,又因为临时任务取消了。

见面不易,但父子俩仍坚持“通信”,只不过现在通信方式改成了微信。一条条往来海岛的信息,传递着守岛父子的爱与责任。

“没有大家,哪有小家!”叶靖凇说,在父亲的鼓励下,他愈加笃定要守在海岛上,努力做好基层民警。(完)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