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补习班火爆,背后是“老母亲”们的焦虑

2020-11-08 09:35:58 作者: 跳绳补习班火

本刊记者/李想俣

北京西城区车公庄一家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的教室里,伴着动感音乐,十来个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着跑步、跪姿平板支撑等耐力或静态力量练习和拉伸运动。上课的多是刚开学不足两个月的一年级小学生,家长送他们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校内体育考试必须过关的一个科目:跳绳。

在这些孩子里,有一个还在上幼儿园大班。妈妈穆女士说,自己孩子刚刚5岁,平时协调性不是很好。“现在从幼儿园中班就要求练跳绳,只不过没有达标的硬性要求。但如果幼儿园完全不会跳,刚上一年级一两个月有了硬性要求,那就‘哐叽’一下像大山压在身上一样。孩子从幼儿园到一年级本来就面临着学习上的转变,如果再达不到体育上的要求,那不是天都塌下来了?”说到这,她的焦虑溢于言表。

穆女士带孩子到这里的交通并不方便,但听说该机构教学质量不错,专程慕名而来。她表示,这家机构的档期十分火爆,很难约到合适的时间。自己的孩子当天是第一次来上课,而这个档期还是其他孩子请假不来,才有名额让出来的。该机构的工作人员也透露,车公庄门店有5个跳绳教练,由于家长们的报班需求强烈,所以每天都有排课。

最近,跳绳培训班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十分火爆。穆女士报名的这家机构是全国连锁,在北上广等地有十余家分店,价格尚属亲民。穆女士坦言,家长为了孩子投钱都是不计成本的,“每50分钟200元的大班课已经算便宜的了,同类机构每节课都要两三百元。”位于北京海淀区万柳附近的跳绳班采取上门授课,每节课1小时,每期5节课,一对一价格高达2000元,一对二每人1200元,一对三每人900元。

跳绳,作为发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运动,最早可追溯至汉唐时期,古称“跳索”“绳飞”,清末以后改称“跳绳”。就是这样一种古老的运动,如今却成为无数“老母亲”们的心头大患,只要是有关跳绳的话题出现在育儿群,就会引来无数家长的吐槽与哀嚎……这不禁让人高呼:这究竟是为什么?

越来越重要的跳绳

一切都与应试有关。

作为一个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跳绳在很早就进入了中国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从20世纪50年代的“劳卫制”,到1970年代的国家青少年锻炼标准、1980年代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再到2000年之前的教学大纲和2000年之后的新课标,都能找到跳绳的身影。

记者梳理相关文件发现,近20年来,对跳绳的要求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从2002年开始实施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并没有跳绳的一席之地。而到了2007年4月第二版标准中,跳绳则以大中小学体育选测项目首次出现。在同一项的选测项目中,还包括人们熟悉的50米跑、立定跳远和足篮排三大球。当时,与这些项目相比,跳绳的“出镜率”还明显偏低。但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实施后,跳绳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昔日冷门的选测项目,一跃成为小学阶段的必测项目。

2014版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1分钟跳绳”是小学1到6年级的测试内容,一到四年级,跳绳成绩占体育总成绩的20%;五、六年级由于50米×8往返跑的加入,比例有所下降,但仍占10%的权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学年总分由100分的标准分和20分的附加分共同构成,满分为120分。而在小学阶段,能获得20分附加分的高优指标正是1分钟跳绳。

以小学一年级学生为例,男女生1分钟跳绳的满分标准分别为109个和117个。在满分的基础上,每多跳2个可获得附加分1分,附加分最多可以加到20分。即如果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能在1分钟内完成超过满分次数40次的跳绳总数,还可以拿到额外的20分。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正高级教师马凌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工作,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跳绳则被列入小学第一批运动项目中。三年后,中央文件中也明确提出中小学生要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上述实验在2011年全面铺开,教育部同时专门出台了“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标准。这一项目在各地部分中小学校中被称为“一校一品牌,一生双爱好”。

看似普通的跳绳,为何能在众多运动中脱颖而出,受到教育与体育主管部门的青睐?“跳绳能很好地练习协调性,也能为日后羽毛球所需的协调性、身段灵活性,游泳所需的全身配合打下基础。大运动练得好,精细动作才能好,这都是有关系的。”显然对孩子教育没少做功课的穆女士,为这个问题提供了部分答案。

马凌也表示,跳绳的锻炼价值较大,可以提高运动者全身的协调性、灵敏性和弹跳力,并可以通过自主掌握时间长短,来选择有氧和无氧运动。同时跳绳有单摇、双摇、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等多种花样和形式,在锻炼的同时,还能提高增进同学友谊与集体凝聚力。

“最重要的跳绳是简单易行,受场地器材制约条件比较少,可以说是‘一绳在手,健身都有。’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城区,学校场地器材容易受限,跳绳则可以很好地替代耐久跑等项目,实现运动效果,”马凌说。

一块平地、一根跳绳便能开展多类素质练习,这让中小学老师对这项运动青眼有加。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来广营校区小学部一名体育教师也表示,北京市区的小学操场大部分都比较小,缺乏让学生通过跑步锻炼心肺功能和耐力的条件。因此,不受场地限制的跳绳便能起到很好的替代作用,提高学生的耐力和心肺功能。

跳绳对于小学阶段儿童的锻炼效果也得到了科研人员的确认。首都体育学院一项针对9~10岁小学生体质健康与人与认知功能影响的实验表明,跳绳在身体机能方面,增强了小学生的心肺功能,在身体素质方面提高了柔韧、协调、耐力、平衡等身体素质。同时12周的花样跳绳运动对小学生复杂的认知处理速度、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值、学习新联系能力、短时记忆力和注意力都产生非常显著的效果。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