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纸媒的摄影记者,随着媒体融合发展,新闻摄影已经快步迈进了全媒体时代,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图文并重、动静结合、声画并茂,是作为一名全媒型记者最基础的要求。奋斗的征程上,没有退却的余地,越是艰险越向前,“快感”属于有激情的人,只有顺应时代的变化才能勇立于潮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未来永远充满希望,摆正心态,不断学习,自我增值,相信奋斗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融合路上,背上行囊,再出发!
06
吴奕镇:选择记者,忠于内心
工作8年多,回想一路走来,深入过抗洪抢险、疫情防控一线以及各类调查报道现场,经历过无数次获取线索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的瞬间,经历过接到电话就马上动身前往现场见证历史的时刻,更经历过发稿时的喜悦、毙稿时的失落,这些无不成为做记者的真实感受。
2019年6月13日,为了拍摄龙川县贝岭镇米贝村受灾一线画面,我不顾安危紧随救援队攀爬塌方山坡进入“孤岛村”,整个采访整整持续八九个小时之久。这一天印象深刻,因为双脚长时间泡在水里,当天左脚关节炎再度发作,一直忍着疼痛完成报道任务,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我看着那双沾满黄泥土的雨鞋,那一刻真正体会到“脚下有泥,心中有光”这句话的含义。
做记者,并非看中这个外人看似光鲜的“马甲”,更多是忠于内心的一个选择。
07
刘曦:艰辛并快乐
从2012年大学毕业进入报社至今,已有8年。细数8年记者生涯,所流过的汗水和泪水,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浸透在每一篇新闻稿件中,让我切身地感受到做记者的艰辛与快乐。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际,我们的记者都战斗在一线。如果说战斗在疫情前线的千千万万党员干部是守护者,那么媒体从业人员则更像是传递信息的“搬运工”,又或是观察员与见证人。我们每天戴着口罩来往穿梭于社区、村居、企业、农贸市场、医院、联合检疫站点等基层一线,一部手机、一本本子、一支笔,把镜头对准一线,用笔尖书写一线,用文字、照片和视频见证着一个个感人的抗疫故事。当我们看到自己采写的内容刊播在报纸、新媒体平台上,受众向我们反馈意见时,感谢我们时,我们知道,再辛苦的忙碌也是幸福的。新闻工作永远在路上,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脚下有泥,心中有光,肩上有担当。
08
彭茂洋:成为一名更好的记者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我的心里更是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心路历程,到各行各业抗疫的勇士,从一个普通的家庭,再到企业工厂……我看到了每一位普通人所迸发出来逆水行舟的坚毅和众志成城的果敢。
“铁肩担道、公信传播”是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最深刻的理解。当一行行文字,一个个镜头,一段段视频呈现在受众面前,并得到认可的时候,我能切身感受到,自己坚守医院一个月,几度进入有确诊患者的感染楼都是值得的,这份发自内心的自豪,是任何事情都无法比拟的。
虽然大量的日常报道冲塞着记者的庸常生活,但我坚信我们不会让那颗追逐真相和梦想的心灵沉睡过去。我将不断学习,继续前进,用笔触去发现这个世界的美,用镜头去传播更多的正能量,担负起一名记者的义务和责任。
09
邓宇珊:初心不变,热爱永在
今年的记者节,是属于我的第5个记者节。在河源晚报社成为一名教育线记者的我,用5年的奋斗时光勾勒出自己的记者梦,也用手中的笔清晰地记录下成长的点点滴滴。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市2020年高考再创佳绩、我市第一所本科院校开门迎新……身为教育线记者的我,每次采访教育的“大事件”都在见证着河源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在校园里,学生一张张童真烂漫的笑脸,老师在三尺讲台上的默默坚守,校长为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不断努力……也都化成一个个耀眼的星辰,让我切实感受到新闻工作带给我的独特“浪漫”。
犹记得我去年记者节的感想是“热爱可抵岁月长”,挚友也曾赠言:“愿你的每一步都奔走在热爱里。”今年的记者节,我想说,初心不变,热爱永在。
10
程鹏:心怀感恩想做更多
到今天为止,我任职于河源晚报教育周刊已有3年,不变的还是内心的感恩。感恩每一位学生,在忙碌的生活中,他们的纯真让我倍感珍贵;感恩每一位老师,他们对河源晚报教育周刊工作的始终支持,是我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感恩报社,对我的信任,让我在这3年以及未来的时间里,蓬勃成长!
对学校了解得越多,越会觉得每所学校都各有特色,各有气质。何其多的美丽教师,何其多的优秀学生……这是一个庞大的宝库,等待我们去慢慢挖掘。我们应该付出更多努力,拓宽渠道,打造平台,为更多学校、更多师生带去更多展示的机会。作为河源晚报教育周刊团队的一员,我还需要做得更多。
明天,是第21个记者节
在这个不放假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