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有位“国际网红”,让外媒“灰黑滤镜”现原形

2021-03-17 08:44:54 作者: 新华社有位“

这些留言里的一封“战帖”,也把徐泽宇“送进”BBC的直播间,甚至一天之内进行了两次直播连线。然而画风,并不总是美好的。

几次被“挖坑”和被打断之后,主持人问徐泽宇:“你谈到新增确诊病例在降低,你是否感受到武汉的恐慌程度比以前降低了?”

“降低了”,相当于承认之前存在恐慌;“没有降低”,岂不是羊入虎口、正中其下怀?徐泽宇定了定神,回答:“事实上,在我到达武汉的当天,最戏剧性的一点就是,我没有看到这里发生了什么戏剧性的事情。”

时隔一年,徐泽宇回顾这场没有硝烟但火药味浓的访谈,感慨地说:“国际舆论斗争中,了解对方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了解我们自己。只有真正对我们的国情和制度有较深的了解,才能在跟外媒的论战中有底气、有逻辑、有说服力。”

新华社专门设立工作室,打造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网红”

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徐泽宇用“新华社记者”的身份,在个人账号上对国内外重大热点事件快速发声,在海外粉丝群体中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正面、积极地树立中国形象、传播中国故事。

2020年底,新华社专门设立了徐泽宇工作室,负责账号内容策划制作、海外落地推广,更好发挥团队力量,加强跨部门合作,与网友在评论区聊天互动也成了“正式工作”。

在推特平台重点讲观点,在脸谱重点树形象,在优兔平台重点做内容;诙谐调侃的风格不能丢,个性、年轻化的“人设”要保持;面向海外年轻受众、主动设置议题,以个性化视角、互动化模式、轻量化产品“行走江湖”;既“单刀直入”回击抹黑中国的言论,又娓娓道来讲好中国故事;充分发挥小、快、灵的优势,与国社机构账号形成良性互动……

工作室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也积累了不少宝贵实用的经验。《石家庄全员免费测核酸,海外网友:西方媒体让我们误解中国太久!》《新冠疫苗!我在石家庄打的!》都成了流量爆款。

有了工作室的“添翼”,徐泽宇的个人账号在海媒三大平台的总粉丝量已达140万,成为目前总粉丝规模最大的我中央媒体记者个人账号。

“大多数海外受众对中国不是不够友好,而是不够了解。作为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作为,向海外受众展示真实立体的中国,不带滤镜的‘能见度’是让我国国际舆论环境改善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因素。”已成“国际网红”的徐泽宇说,“我希望做一个现场的记录者、观点的输出者,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两手都要硬,来讲好中国故事。”(记者王若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