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连环画曾拍出1100万元的天价,为了他的百岁诞辰,众多藏家拿出了他的作品……

2021-03-21 22:42:29 作者: 他的连环画曾

摘要:“精艺报国——纪念程十发诞辰100周年艺术展”展出

今年是著名国画家程十发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程十发对新中国美术发展及海派艺术所做出的贡献,3月20日,由上海中国画院和程十发美术馆主办的“精艺报国——纪念程十发诞辰100周年艺术展”在程十发美术馆第一、二、三展厅开幕。

本次展览由程十发之子程多多担任学术主持,上海中国画院和程十发美术馆策展团队与画家汤哲明联手策划。展览共展出近150件(组)作品,涵盖山水、花鸟、人物、书法、连环画等题材或形式,通过“歌唱祖国”“人间春色”“海上标程”三个部分,结合程十发先生手稿、照片、影像等文献资料,较完整地呈现了程十发先生的艺术全貌。

重新梳理程十发的艺术演变

程十发(1921—2007),上海松江人,名潼,斋名曾用“步鲸楼”“不教一日闲过斋”“三釜书屋”“修竹远山楼”等。194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1956年参与上海中国画院的筹备工作。1984年,程十发开始担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在任期间,程十发积极推进改革,使上海中国画院与时俱进,完善现代创作研究机构的管理制度,画院的画师队伍不断壮大,绘画创作跃上了一个新高度。

纵观程十发的艺术,初以山水为业,以元人笔墨为宗,由四王、石涛上溯宋元,为日后打下了扎实的传统基础。上世纪50年代始,程十发从山水转向人物,《歌唱祖国的春天》《向毛主席报喜》既展现了其精湛的绘画技艺,又展现了超强的主题创作能力;半部“野猪林”拉开了连环画创作的序幕,《阿Q正传一〇八图》《儒林外史》《孔乙己》《海瑞的故事》等将其连环画创作推向了高潮,而《召树屯和喃婼娜》《双身凤》则标志着程十发从云南少数民族写生中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样式,为“程家样”面貌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上世纪70—80年代,“程家样”走向纯熟并趋升华,简劲老辣的笔墨与崭新独特的绘画形象促成了他在人物、花鸟、山水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本次展览重点突出学术价值,即以程十发创作主题为中轴线,以时间、文献、藏画为辅助,打破展品以时间排序的单一形式,旨在重新梳理程十发先生的艺术演变,探讨“程家样”在海派绘画及近现代中国美术史发展道路上的地位与意义,进而引发对于文化自信、海派文化、艺术家的责任与担当等方面的深入思考。

向毛主席报喜 程十发 纸本设色 1960年 98×62cm

善于捕捉人民生活的细微变化

展览的第一板块“歌唱祖国”,展出的是程十发红色题材主题性作品。

1956年,程十发参与上海中国画院的筹备工作,并成为一名画院画师。此时程十发已经从山水画转攻人物画。在积极参与筹办画院的过程中,他也在用画笔描绘新中国的新气象、新面貌。

《在毛主席周围》《歌唱祖国的春天》《向毛主席报喜》《我们的朋友和同志遍于全世界》皆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之作。繁复精细的人物刻画,绚烂亮丽的色彩表达,热烈而欢快的画面气氛,无不体现了程十发精湛的绘画技艺与高超的主题创作能力。同时,他也善于捕捉人民生活的细微变化,以小见大,讴歌新中国的美好生活,如《夏天街头》《画民歌诗意》《钢厂写景》《养猪》。

程十发不仅是一位敢于创新的书画家,还是一位以艺术回报国家的艺术家。1996年,程十发把毕生收藏的122件古代书画精品无偿捐献给国家。展览特别策划了“高怀寄古——程十发藏陈洪绶书画展”,此展览将于4月9日在第四展厅开展,用以集中展示程十发先生无偿捐献给国家的32件陈洪绶书画作品。

《召树屯和喃诺娜》画稿之一 程十发 纸本设色 1957年

早期山水与《召树屯和喃婼娜》手稿等社会征集藏品首次集中亮相

“人间春色”重点展示程十发早年对山水、花鸟画的临摹学习,连环画创作,少数民族题材以及戏曲人物画。

1939年,程十发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主攻山水。在山水老师汪声远的影响下,程十发以元人笔墨为宗,临习了大量元、明山水名家的作品。本次展览主要展出了程十发临仿元代王蒙、马琬、王绂的山水。如1948年所临仿的《仿马琬山水》《仿黄鹤山樵山水》。另外,还有50年代以后的写生山水《水乡所见》《松下停琴》。这些早年山水作品的首次集中亮相,清晰地反映了程十发山水画的发展脉络。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板块中的展品大都从社会藏家征集而来,而且都是近年来拍卖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拍品,几乎包含了程十发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曾在2005年嘉德四季第3期拍卖会上以1100万元成交的《召树屯和喃婼娜》原稿,也在本次展览中展出。这套作品创造了当时中国连环画拍卖最高纪录,能够在此次展览上征集展出实属不易。

上世纪50年代开始,程十发进入华东美术出版社,开始了连环画的创作。作为连环画高产画家,无数小说人物形象在其笔下都成为了经典。《召树屯和喃婼娜》是程十发于1957年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写生时创作,结合西画构图和国画水墨而创作的这组连环画手稿共40幅,画风绚烂多彩,画面饱满,人物刻画十分生动,内容呈现了傣族民间故事《召树屯》。《召树屯和喃婼娜》标志着程十发在艺术呈现上找到了一个独特而崭新的样式,为日后的“程家样”奠定了基础。

完整呈现“程家样”全貌

“海上标程”集中展现了“程家样”面貌下的人物、花鸟、山水以及书法作品,通过作品与照片、视频、手稿相结合的方式,直观立体地反映了“程家样”全貌。

经过60年代的创作积累,到80年代,“程家样”日臻纯熟,画风趋于简劲老辣,内容也十分丰富。“程家样”的人物画中,老人与少女成为最重要的两大类题材,这也是传统高士图与仕女画的延伸与演变。程十发笔下的老人题材主要涉及钟馗、屈原、周勃、苏东坡等历史人物,如《钟馗出行》《端午钟馗》;少女题材则常常以鹿、羊、牛、鸡为配景,如《阆苑长春》《春光》《春牛图》。除了笔墨的日趋精进,这些作品的构图越来越向明清文人画的平正与奇险相生的大开大合靠拢,也越来越远离主题创作、连环画的场景式、故事化构图。此外,展览还展出程十发的历史故事画,如《补衮图》《魏武观海》《木兰从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