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边境线上,依山而居的人们,翻过大山还是大山,尽管时代变迁得很快,邮递员依旧是他们和大山之外联系的一条纽带。外出打工人的汇款、远嫁女儿的回信……40多年来,几代邮递员沿着芒市中山乡32.5公里国境线奔走,送出牵挂、带来希望。
胡国仓,芒市中山乡第一代邮递员,肩挑背负的年代,负重30公斤、徒步50公里往返送件;
胡江,胡国仓之子、芒市中山乡第二代邮递员,25年蹬着自行车走了20多万公里的国境线;
匡大由,芒市中山乡第三代邮递员,每周三天,骑着摩托车往返100公里的山路,至今仍在继续。
两代人的乡村邮路
上世纪70年代,胡国仓是当地唯一的邮递员,每天在中缅边境的山路里穿梭,一走就是两三天,一干就是30年。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邮递员受人尊重、让人羡慕,人们盼着邮递员来,不止是盼着那一份份电报、信件和汇款单,更盼望着与大山之外的连接。
退休后的胡国仓在自家院子里种玉米,“闲着老是心慌慌的,活动一下反倒舒坦。”胡国仓觉得劳动一下就当锻炼身体,晚上也好睡些。
胡江在18岁时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了“邮二代”,如今43岁的他,已经在父亲曾经走过的路上继续前行了20多个年头。
刚卸货完毕,胡江又帮客户查看物流单号。
“一直走,一直走,路上看不到一个人!”胡江的父亲这样跟他说,害怕的时候就数数那些信件。直到自己走上了这条邮路,胡江才深深地体会到大山的寂寞,深夜大山里虽然虫鸣热闹,但常常让人感觉后背发凉。那时的父亲,每个月都要沿着山间小路,将60多斤的报纸、书信等用扁担挑起,翻过一座又一座山,步行两天两夜才能走完从勐戛镇到中山乡政府的数十公里山路,把邮件交到村民手中。
靠着双脚,胡江的父亲徒步走了30多万公里的山路。父亲总是对他讲:“肩上的那副扁担,是责任,是大家的希望。”胡江长得粗壮,讲到父亲时不禁脸朝一边,倔强的泪水在眼眶打转。
胡江分捡刚到的包裹,分批次给客户送去。
胡江当邮递员后,交通工具逐渐变成了单车、摩托车,山路变成了公路,路程也缩短了,但依旧不易。“遇到骑不了的地方,就连同单车、邮件一起扛着走,特别怕下雨天。”两天50公里打个回转,山里的雨说下就下。
做邮递员的20多年里,胡江跟四里八村的人成了好友,“远远的,我就看见大家等在村口,他们虽然是在等邮件,我知道他们也在等我。”胡江从裤兜里掏出手机,里面存着那山、那路、那些人。
一个人,一辆摩托车
匡大由入行较晚,名字上的“由”字似乎注定与这份工作有缘,邮电所改制后,2010年,匡大由把中缅边境线上的中山邮政所承包下来。他既是投递员也是营业员,特别是脱贫攻坚以来,业务不断增多,他与村民的联系也更频繁了。村民们亲切地喊他“大由”,用大家的话来说,“只要大由在,就什么都有了。”
3月15日,匡大由一边忙着帮村民寄土特产给在外省打工的亲人,一边回复客户的消息,忙得不可开交。
中山乡,是个典型的边境山区民族乡,全乡5个行政村,49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跨度大。即便5个行政村都已修通公路,但因交通成本太高,至今仍然没有任何快递公司来承揽这里的业务,邮政依旧是唯一的快递。
邮政所是一栋两层的平房,一楼被隔成5间,一间是综合服务台席和山间特产展示区,另外几间则用来储放报刊、快递、包裹,楼上是匡大由的家。有妻子帮忙,邮政所收拾得干净规整。
这几年,村民们学会了网上购物,每天都有几十件包裹,匡大由在墙上分门别姓标注出来,方便查找。
多年来,那辆摩托车一直陪着他风里来雨里去,把邮件送到乡亲们手中。“山里还是摩托车方便。”匡大由双手扶了扶眼镜,咧开嘴角笑着说。
匡大由骑着摩托车从邮政所出来,经过狭长的中山街,出了街子,就全是山路了。
今年44岁的匡大由已经当了10年的邮递员,100公里的山路他每周至少要走上三趟。
送件途中,遇到危险是常有的事。“走着走着,突然有东西砸在我头顶,回过神来才发现是一条蛇,脸都吓青了。”万幸的是,蛇没有对匡大由造成伤害,但他吓得一身鸡皮疙瘩。从那以后,他的摩托车上多了一把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