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天眼今起正式对全球开放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下同)
你是否聆听过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距离地球1.6万光年的脉冲星信号里,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在科技的加持下,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步。去年年初,历时22年建造而成的中国天眼FAST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成为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就在北京时间今天零时,本着开放天空的原则,中国天眼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发出邀约,征集观测申请,所有国外申请项目统一参加评审,评审结果将于7月20日公布,观测时间将从8月开始。
中国天眼能够接收到100多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自通过国家验收启动运行以来,这颗凝望苍穹的巨大“眼睛”,已经“找到”了300颗脉冲星,并在快速射电暴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梦想与实干
中国天眼有多大?它的总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如果把它盛满水,够全世界每个人分到4瓶水;中国天眼有多灵敏?它达到世界第二大射电望远镜的2.5倍以上。假设你在月球上打电话,它也可以探测到你的信号。
图说:3月30日,中国天眼夜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
可,如果没有他,FAST可能至今只可能存留在我们的幻想中,而被选中的那个大窝凼,仍旧是深处贵州平塘县密林深处再普通不过的大土坑。居住在这儿的贫困农民,还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他叫南仁东,在深邃浩渺的宇宙中,有一颗以他名字命名的星星。2017年9月15日,72岁的南仁东永远闭上了眼睛。如今,他的雕像伫立在贵州大窝凼,凝望远方,与凝聚一生心血的中国天眼相伴,微微扬起的手似乎在告诉来者:“这里有属于科学的美丽风景。”
25米与350米,这是此前中国与美国拥有射电望远镜口径的差距,而口径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能“看多远”“听多清”。不甘落后的南仁东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在祖国的土地上建造一个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二十二年,一件事。为“天眼”选址,南仁东用了12年,带着团队比选了1000多个洼地,实地走遍上百个窝凼,最终定下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凼。那会儿,贵州很多地方还无法通车,只能靠步行,他们每天最多只能看一两个窝凼。南仁东的学生动情地回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山寨,南老师去了;一些当地农民走着都费劲的山路,南老师去了;一些从未有人踏足的荒野,南老师也去了!”
图说:3月30日,工作人员在中国天眼索驱动机房内维护保养设备
在施工现场,已不再年轻的他经常亲力亲为,爬山调查危岩、上钢架拧螺丝、拿扁铲削平钢材……南仁东曾说:“FAST如果有一点瑕疵,我们对不起国家。一项关键技术突破不是我个人的成绩,它是一大群人的拼搏和努力。”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曾这样写道:“虽然南老师没有能等到它产出科学成果的那一天,但我想他离去的时候心里一定非常清楚,他毕生的事业已经成功了。”
工程到科学
人类凝望宇宙的“大眼睛”,曾有两个,一个位于中国,一个位于地球另一侧的波多黎各。2020年12月1日,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坍塌,已无修复可能。只剩躺在贵州大山深处的中国天眼,冲破天空的阻断,看穿星辰的奥秘。
事实上,望远镜的发展历史就是追求灵敏度的历史。科学家一直想造更大口径的望远镜,因为口径越大,就意味着收光面积越大,有更强的能力探测暗弱信号。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姜鹏解释,一来能极大地扩展可观测样本的数量,其中就可能孕育着一些重要发现;二来可以观测到更早期或更遥远的宇宙现象,对研究宇宙演化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图说:3月29日,夜幕下的中国天眼
2011年,FAST开始建设后,有位外国友人问了中国科学家一个问题:你知道500米有多大吗?这当然不是问大小,而是善意提醒,建造FAST不一定如想象中那般顺利——因为500米的望远镜从来没有人做过。这句话很快被验证——就在团队如火如荼地开挖时,一个差点让FAST毁于一旦的技术问题出现了:“索疲劳”。由于球面到抛物面变化是通过索网实现,所以要求钢索能承受500兆帕应力,这相当于传统规范的两倍还要多。
说到十年前的“索网攻关”,姜鹏记忆犹新:“我们开展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系统、最大规模的索疲劳试验,经过近百次失败,终于研制出超高耐疲劳钢索,在200万次循环加载条件下可达500兆帕应力幅,这在国际上尚无先例。”
从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到通过验收,又用了三年时间。正是这三年,FAST一刻不停调试和试观测的目标和成果,完成了从世界最大到世界最灵敏的跨越。“实现望远镜的灵敏度,其实就看两件事。一是能不能把抛物做得完美,抛物面越完美,平行的电磁波打到抛物面上就越能汇集到点上;二是能否把接收机放到焦点的位置上,离焦点越近,收集的信号就越强。”姜鹏说。
在中国天眼的验收会上,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沈竹林宣布FAST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备了开放运行条件。姜鹏认为,通过国家验收意味着中国天眼完成了工程师和科学家之间的交接棒,“火力全开”投入科学观测。“如果FAST能有一些重要的科学发现,希望大家还能记住这个100号人左右的团队,用了20多年的青春,最后铸就了大国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