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迎来实体展委约作品数量多达33件创下新高

2021-04-17 07:03:30 作者: 第十三届上海

第十三届双年展主题“水体”,与上海独特的历史与地理息息相关,也与人类、事物之间互渗互生的流动方式紧密相连,探讨相互依存的“共通”力量。图为展览现场。 制图:冯晓瑜

作为疫情以来全球登场的首个重量级双年展,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水体”挑战固有双年展形式,正在创造时间跨度最长、渗透领域最广的历史。这是总共为期9个月的“渐强演奏”——自去年11月启动以来,本届双年展历经跨学科思想激荡的“湿运行”、多领域协作共生的“生态联盟”这两个阶段,昨天起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式奏响最强音“一个展览”。

本届双年展主题“水体”,与上海独特的历史与地理息息相关,也与人类、事物之间互渗互生的流动方式紧密相连,探讨相互依存的“共通”力量。全球各地64位/组艺术家总共带来76件/组作品,包括雕塑、装置、手稿、绘画、表演、录像、电影等多种形式,拓展“水体”概念的维度。其中专为本届双年展委约创作的作品数量创下历届双年展新高,多达33件,此次可谓全球首次亮相。

交付信任的“云调试”,成就集全球艺术创想力的实体双年展

挑高的展馆大厅里,一艘高悬的木船占据显眼位置,构成对于展览主题的一个鲜活注解。这是曹明浩、陈建军合作的《水系博物馆》。木船原为都江堰下游一条闲置的摆渡船,艺术家邀请两岸居住者使用当地的废弃木料持续参与船的重新设计、建造,并在船上写满与水有关的记忆。木船由此成为一座浓缩的水系博物馆,呈现水系演变,亦折射出当地居民与水系相处的诸多故事与智慧。

双年展从来不缺奇思妙想,并且跨越学科、文化、地域等。占据二楼展厅硕大面积的卡洛斯·伊利哈尔瓦委约作品《两栖动物》,乍一看让人摸不着头脑。它由一大片干湿程度各不相同的岩层物质铺在地面上组成,甚至带着湿漉漉的印痕,却直接关涉长三角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属性。原来,这些岩层物质分别提取自上海至安徽的长江沿岸,人们能够看到,越是靠海,岩层物质越是黏滞,但既非全然的液态,也非固态,这样一种状态在艺术家看来与水陆两栖动物有些类似。再看基里亚基·戈尼委约作品《基于海洋的信任网络》,这是一个由两处节点组成的本地化数字网络,参考爱琴海诸岛从古至今的水网演变过程,并延伸至上海这座临海城市的水体而设计。通过这件作品,观者得以一窥网络的起源,以及如水一般渗透人类彼此的互联关系。展览现场,人们甚至能体验一把这样的互联,连接“基于海洋的信任网络”,便可输入文字,畅想一番你所在的地区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水体的外观、声音、感觉、气味会是什么样。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届双年展处于疫情期间,海外艺术家难以亲自将作品带到展览现场。对于海外委约作品在展览现场的呈现,很多时候是以隔着屏幕的“云调试”“云布展”方式进行的。例如某些涉及声音、光线的作品,不身临现场难以感受,于是展方的工作人员成了艺术家的替身,代替艺术家去听、去感受、去测试,一遍又一遍依靠描述、形容耐心地与他们沟通、交流。在此过程中,令人感慨的是,海外艺术家一点一点与上海双年展建立起坚固的信任,慢慢放手将自己的作品交给展方呈现,这才有了今天人们眼前这届集全球艺术创想力的实体双年展。

上海双年展早已超越展览,与申城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情感联结

创立于1996年的上海双年展,不仅是每两年一次的展览或是国际艺术事件,更已成为上海城市更新和文化生产的重要源泉。对于这一上海的城市名片与文化品牌,知名作家孙甘露给它的评价是“致力于对当代艺术的独特梳理,通过艺术博物馆的营造,在知性的意义上塑形同代人的精神生活,丰富并且定义了一个新上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则坦言更希望它成为一座“变电站”,完全卸下展览的包袱和形式外壳,像核裂变一样,将一种创新精神更多地渗透到城市中。

本届双年展尤其让人们看到,艺术文化与蓬勃发展的上海城市正发生着积极的对话。上海因水而兴,地名中常见的浦、浜、塘、泾等不少字眼都与水有关,因而本届双年展特别策划了以“水”为线索遍布全城的一系列活动,邀请市民一同串联并想象上海这座水乡城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其中,延伸展览将发生在孙科别墅,邀请五位/组艺术家基于这一饱含历史记忆的建筑进行创作。以上海新闵与松江地区为调研实践的蓝本,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师生们正在剖析自然水系脉络,开展人文田野调研。借助“上双漫步”小程序,双年展展开的还有一场水文漫步行动。为此,主办方特别制作了两张叠加的地图,分别是今天上海的陆路图和从前上海的水路图,人们能够从中察觉城市更新,还能以漫步的实时行动轨迹覆盖于老上海水路图上,与这座城市产生别样的情感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