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陪聊背后的乱象与生意 “聊天员”们打软色情“擦边球”

2021-04-19 07:55:24 作者: 有偿陪聊背后

实际上,利用“花盼APP”的邀请好友机制,群主“兔叽”以及其背后的“星艺文化”,“可以说时时刻刻都在赚钱”。

根据“花盼APP”的邀请好友奖励机制,邀请人可以从其邀请好友每次私聊视频、视频约会、礼物的积分收入中,获得10%的积分奖励,从其邀请好友每次充值金额中,获得8%的积分奖励。

此外,作为群主,还可以从群成员在平台的消费金币中,获得10%的积分奖励。每一名被“星艺文化”招募的“聊天员”都要在下载APP时填写群主“兔叽”的邀请码,在下载APP后,加入“兔叽”成立的群组。也就是说,这些“聊天员”们每赚到一分钱,都要分给群主“兔叽”以及星艺文化至少10%的积分奖励。

为了鼓励“聊天员”们多赚钱,群主“兔叽”每天不厌其烦地催促群中的“聊天员”们主动一点,再主动一点,每天要“坚持给发过消息的男用户,再打一遍招呼”,主动引导对方给自己打语音、开视频,“因为打语音、开视频的赚钱速度,远比发文字、要礼物的赚钱速度快得多”。

在督促“聊天员”主动聊天同时,“兔叽”另一项工作便是为“聊天员”们熬制“心灵鸡汤”:“不要在最好的年纪做一个只会玩手机的人,要做就做利用手机赚钱的女人。”

事实上,几乎每个以“聊天员”为招募对象的交友APP背后,都隐藏着群主“兔叽”和“星艺文化”这样一群中介。例如,新余市叮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下简称“叮当文化”)通过兼职软件“青团社”兼职APP发布的“聊天员”兼职,实则是在为有偿陪聊APP“花茶APP”输送“聊天员”。根据规则,“花茶APP” 将5%的好友充值或好友收益,奖励给邀请人。

同样是通过“青团社” 兼职APP,江西淘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要求每一名“聊天员”在下载注册有偿陪聊软件“配配APP” 的同时,必须填写自己的邀请码。“配配APP”的邀请奖励机制为“对方注册并真人认证,立即到账2元,对方提现或充值任意金额,均可获得8%提成。”

失控深渊

晓楠发现,在充斥着“聊天员”的“生态”中,这些所谓的“为上千万用户创造更多恋爱机会”的“陌生人交友神器”APP,正滑向失控的深渊……

在这些有偿陪聊交友APP中,“女网友” 很容易被误解为是可以随意骚扰的。在注册“花盼APP”第一天,晓楠突然接到了一个男网友打来的深夜语音通话,连忙点击拒绝后,晓楠收到了对方的破口大骂。

颇为讽刺的是,对方这句破口大骂价值50个金币,如果晓楠回复,就能获得2角钱收益。

在成为“聊天员”的第三天,晓楠悄悄将自己的账号注销了。尽管她也尝试着打了几次招呼,但由于搭讪语不够吸引人,3天下来只进账了几角钱。另一个促使她注销账号的原因,是她在与人打招呼的过程中,那种挥之不去的“被交易感”。

知乎博主小王也在知乎平台上晒出了自己成为“花茶APP”“聊天员”后,又退出的经历。小王说,她退出的原因之一,是受不了为她培训的人不断催促她消耗男方的钱,哪怕明知道对方收入很低。在小王看来,这是一种坑骗。

然而,依然有源源不断的女孩子,被以“聊天员”的身份招募到这些有偿陪聊交友APP中。如今,“花茶APP”的“聊天员”QQ群,已发展至第52群,“花盼APP”的“入职群”,仅晓楠所在的那一个就有1071人。仅晓楠“入职”的那一晚,聊天群中就新增了8个人。

在“花盼”APP上,一名男网友说,“花茶”APP、“花盼”APP、“配配”APP等只是众多有偿陪聊软件的一部分,“很多交友软件都要花钱,有的更贵”。

为了赚钱,一些中介在招聘兼职“聊天员”时根本不会考虑这些APP存在的价值基础——交友,对那些真正以交友为目的用户来说,遇到以赚钱为目的的“聊天员”,与遇到骗子无异。

在上海严嫣律师事务所律师严嫣看来,真人交友APP有偿陪聊背后的乱象以及隐藏的“软色情擦边球”存在着很高的法律风险:“首先,牵涉软色情的交易行为,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其次,这些行为极易催生更恶劣的社会治安问题。”严嫣说,一旦组织者、参与者或平台方的行为跨越了合理的边界,此类行为极易触犯刑法,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