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事故“维权”引发的思考

2021-04-22 20:10:57 作者: 特斯拉事故“
特斯拉事故“维权”引发的思考特斯拉事故“维权”引发的思考

撰文/ 戈 弋

编辑/ 温 莎

设计/ 杜 凯

从“3·15”晚会开始前的“众望所归”到结束后的“大失所望”,没能“亮相”的特斯拉远比“中招”的企业更有存在感和“观众缘”。

在特斯拉销量水涨船高的同时,一直伴随着各种负面新闻。3月9日,河南安阳女车主手持喇叭盘坐在一辆特斯拉 Model 3 ( 参数 丨 图片 )事故车的车顶上“维权”视频迅速在网络上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网络上有关国内特斯拉“突然加速”或“刹车失灵”的报道已经有十多起,但目前特斯拉与维权车主多为各执一词,社会舆论几乎都是偏向消费者,认为特斯拉“甩锅”成性,不负责任。

而最近的这次维权,并没有出现一边倒的效果。特斯拉出示了车辆没有问题的相关数据、交警事故负责认定书,并希望和车主协调,去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但被车主拒绝,最终事件如何收场尚不得而知。

特斯拉事故“维权”引发的思考

这一系列的事件可能会让你感觉,特斯拉早就应该倒闭了,然而这些舆论风波并不妨碍它拿下全球汽车企业市值冠军,虽然最近股价有了大幅回落,但地位没有动摇。特斯拉的用户还在持续增长,即使在中国车市最冷清、车企销量普降的2021年2月,它仍逆市实现了15.47%的环比增长。

特斯拉是个什么企业呢?其实它是一个技术驱动的企业,是科技型的企业,也是个能源企业,它希望人人都拥有一辆特斯拉,成为它能源网络体系的一个连接点。近20年以来,特斯拉靠它创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卓越的电池管理系统,领先的自动驾驶能力,甚至是极简的先锋设计风格,已奠定了它智能电动车领头羊的地位。可以说,它是一个一直在突破想象力的汽车品牌,还是一个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汽车行业认知的汽车品牌。

特斯拉事故“维权”引发的思考

粗粗算了一下,从2008年到现在,特斯拉各个车型累积销量已经超过了140万辆,是目前销量最大的电动汽车企业。因为特斯拉的强力推动,电动汽车行业得以更快的普及,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所以,从行业驱动角度分析,特斯拉是一个值得很好的借鉴、学习、利用的对手。

特斯拉事故“维权”引发的思考

“失控”为何成为众矢之的

在过去的2020年,特斯拉在销量攀升的同时,负面新闻也不断出现。尤其是国内外频发的车辆“失控”事件,让外界对其车辆安全问题尤为关注。

特斯拉事故“维权”引发的思考

1月9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公布了一份对特斯拉进行有关“突然意外加速”的调查概要,其指出缺陷调查办公室(ODI)因未获取到特斯拉“突然意外加速”的足够证据,驳回了一份对66.2万辆特斯拉汽车进行正式调查的请愿书。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表示,NHTSA的调查结果基本上意味着,任何导致车祸的加速都是驾驶员的误操作造成的。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年中国交通事故发生次数为200114次,日均548起,但是一旦交通事故涉及到特斯拉,人们讨论的一定不是开车的那个人,特斯拉马上就成了主角。

为什么大家会这么针对特斯拉呢?一个原因是抗惧新事物是人类的本能,就像蒸汽机、电视、智能手机出现时都遇到过普遍的质疑,特斯拉的智能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汽车新物种,与传统汽车差别巨大,并已经开始蚕食传统汽车既有的蛋糕,遭到强烈的抵制是很正常的;另一个原因,特斯拉的产品出厂时并不是完美无缺,需要后期不断迭代更新进行完善,这其实是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到来之后,新型智能汽车采取的规定动作,只不过特斯拉过于激进,产品也确实存在不少瑕疵,被当作出头鸟实属正常。

特斯拉事故“维权”引发的思考

特斯拉很多所谓的问题,是由于新型智能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的差异引起的,比如驾驶习惯需要重新适应、续航里程不精准、语音导航不好用、智能驾驶未达预期等,其中大部分可以通过OTA远程升级得到改善。

特斯拉更愿意靠不断的技术进步,用产品上的创新以及更高的性价比来吸引消费者,它不注重传统汽车公司常规的公关举措,但在中国并没有像美国那样取消公关部,实际上马斯克本身就是一个大公关、大IP,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他是一个极端的实用主义者,工厂还在盖着,围墙还没起来,里头就已经开始生产汽车了。上海的工厂一年不到就已经开始生产了,外面的传达室还没盖好。包括中国区总裁朱晓彤在内,都是站着办公。

现在大家抓住特斯拉的各种不好来黑它,当然确实它有很多可以吐槽的东西,但对于这种从里到外和传统汽车有根本性差异的智能电动汽车,我们其实应该更多地站在发展的角度上,更客观地看待这个先行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

特斯拉事故“维权”引发的思考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