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前十年都干了什么?

2021-05-06 20:09:59 作者: 唐太宗李世民

  建成和自己不和,数次想加害于自己,李世民对此应该是心知肚明。今天,李建成给了自己这样一匹大马,此马的本性怎样,李世民概无所知,但他欣然接受了建成的建议。也许,李世民在众目睽睽之下,不好打退堂鼓。也许,李世民想在父皇和众兄弟面前露一手。也许,李世民东征西杀,什么样的马都骑过,根本不在乎建成的挑衅。总而言之,李世民骑上了这匹烈马,开始逐鹿。

  此马果然不善。李世民刚跳上马背,这匹烈马就又跳又咬,想把李世民摔下来。李世民十年征战,什么样的马没有骑过。他稳稳地坐在马鞍上,牢牢地控制着烈马。此马见这几着都失灵,突然趴下向一侧倒去。这一着很厉害,马背上的骑手如果不能及时跳开,就会被这个几百斤的庞然大物压伤甚至压死。李世民是什么人,他早就知道烈马会有这一着。当烈马突然趴下时,他闪电般地跳离了马背。烈马自以为得计,站了起来,世民飞身上马。此马又突然趴下,向一侧倒去,李世民又及时跳开。如此者三,烈马技穷,只好听从李世民的指挥了。

  李世民驯服了烈马,笑着对自己的亲信、猛将宇文士及说:“彼欲以此见杀,死生有命,庸何伤乎!”如果把这句话翻译过来,意思是“他想用这个办法来杀我是徒劳的。一个人的生死是由老天掌握的。老天不让我死,你又能把我怎么样”。

  李世民的这番话意味深长。表面看来,这是再平常不过的话了,但仔细一分析,李世民面对危机的种种想法都在这句话里表露出来了。首先,“彼欲以此见杀”的 “彼”指谁?也许是指这匹烈马,也许是指李建成,也许是指烈马和李建成。烈马无过,它不过是个杀人工具,拿起这件杀人工具的人才是真正的凶手。由此看来,这个“彼”是建成无疑。这个“彼”还可能包含李渊。李建成是杀不了李世民的,他的那些小动作奈何不了李世民,但李渊却可以轻而易举地杀死李世民,只要他下个命令就可以办到。

  但李世民自信“庸何伤乎”!老天爷是不会让我死的。但他和李建成二人中总得有一个人先死,然后大位才有所归。李世民当然不愿死,那么李建成就得死。也许,李世民过去有过自己登基后善待兄弟的想法,甚至可能还考虑过具体的优待政策。但仁寿宫事件中李渊的态度的反复,使他彻底打消了和平继位的幻想。他应是清醒地认识到,李建成如果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你李世民想当个“独钓寒江雪”的平民百姓都办不到,那时,等待着自己的只有刑场。李世民当然不愿走向刑场。那么,他必须让“彼”走向刑场。宫门喋血的大计至少在这个时候已存在李世民脑海中了。

  我们再把话题拉回来。这个“彼”尤其不善,早就派了奸细窃听李世民的言论。他们听到李世民“彼欲以此见杀”这句话后,立即把这句话歪曲成是“秦王自言,我有天命,方为天下主,岂有浪死!”建成编了这个谎言,教李渊的妃嫔去告御状。李渊听说李世民自己封自己为“天下主”,勃然大怒,把建成、元吉召来弄成个三堂会审的架势,然后才召李世民来。未等李世民开口,李渊就破口大骂:“天子是受天命才能成为天子,并不是你用小聪明就可以弄到手的,你怎么这么急着想当皇帝啊!”

  李渊大骂李世民,但他并没有叫人把李世民拉出去斩首,也没有叫人把他下到“天牢”。李世民倒是自己请求李渊把他扭送司法机关审验。李渊不理李世民的请求,只是大骂不止。

  李渊的态度耐人寻味。“上怒不解”,看起来事情很严重,其实是给李世民一个警告,实际上并不想把李世民怎么样。仁寿宫事件后,李建成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李世民得分,权力的天平开始向李世民倾斜。李渊乃利用这个机会杀杀李世民的威风,使权力的天平继续保持平衡。

  但事情总得有个结尾啊。恰好这时,“有司奏报突厥入寇”。老天,突厥这个老冤家又来了!

  唐初的边患中,力量最强大的对手是突厥。只要翻开史书,就可以看到,唐朝初期,突厥南下侵扰地方的记载很多。仁智宫事件后,李渊刚刚回到长安,突厥就大举南下。李渊一度想放弃长安,迁都商洛地区,幸被李世民劝止。现在,突厥又来了。李渊立即收起皇帝的架子,满脸的怒容一扫而空,“多云转晴”,微笑地给李世民戴上发冠,请他站起来,商量抵抗突厥的大计。要打仗了,还得请李世民出马。

  以往,遇有重大战事,李渊就直接派李世民带兵出征。建成是太子,不能去。元吉是个废物,去了只会坏事。但这次不一样,李渊派李世民和元吉一起领兵前去。意思是很明白的,让李世民打仗,让元吉监视李世民,防止李世民带军队走了,又突然杀回长安夺皇位。

  元吉果然无用,他看见突厥骑兵像黑云一样的阵势时,就吓得尿了裤子。李世民提议单骑出阵,元吉当即拒绝。李世民率几百个骑兵出阵,软硬兼施,充分利用突厥内部的矛盾,不战而使突厥撤兵,显示了天大的勇气和过人的胆识。

  过了不久,突厥数万骑兵又南下侵扰。由于上次李世民谈笑退突厥,李渊很满意,推心置腹地和李世民谈了皇位继承问题。这次突厥又来侵扰,建成推荐元吉带兵出征,李渊同意了。

  谁知,元吉这次出兵,军锋并未真正指向突厥,而是指向了李世民。元吉挟军权之重,直接向李世民开刀了。如果以前的暗里争斗是太极拳的话,现在一切遮羞布都丢掉了,太极拳变成了刀光剑影的刀术了。

  对于突然袭来的暴风骤雨,李世民早有准备。

  李世民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也是一个很仁慈的人。和许多登基后滥杀功臣的帝王不一样,李世民当了皇帝后的一个仁政是不杀功臣,不但不杀,还照样信赖倚重。魏征本是王世充的谋臣,王世充失败后他跟了李建成,多次督促李建成杀了李世民,但李建成没有这个胆量与本事。玄武门事件后,李世民没有杀魏征,反而重用他。魏征在贞观年间,以敢于劝谏著称。他去世后,李世民痛哭一场,把魏征的《 谏太宗十思疏》抄录在卧室的墙上,以警示自己。对敌方阵营过来的人,李世民尚且这么信任,对自己的兄弟建成和元吉,李世民又怎么会下毒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