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涛:其实对银行理财来讲,我们涉足养老金融领域也只是刚刚起步,银行理财和各个公募基金、养老机构,应该有几个方面的合作点。机构之间优势是互补的,从银行来讲,有客户的优势,资金的优势,客群的优势,还有在信用风险的控制,在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上面的优势。对于公募基金来讲,他们在养老产品的设计,资产的配置,特别是在权益投资的领域,都有特长。这些恰恰是银行理财在布局养老金融领域里面缺乏的,我们不同机构之间可以合作发行一些产品,为银行理财更好的参与养老金融奠定基础。
从我们目前发行的养老产品来看,我们固收、权益、非标都有配置。其中权益部分的投资能力,投研的体系还在建设,所以经常通过配置公募基金组合来达到我们投资权益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和这些权益投资能力比较强的公募基金、养老机构进行合作,发行养老理财产品。
最后我觉得在人口老龄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养老理财,特别是第三支柱这一块的产品发行,蕴含着非常大的空间,这是一片蓝海!我们各个机构加强合作,能够更好地为我们的客户做好养老服务,我觉得未来会有更多的合作空间。
甘为民:我初步地梳理了一下,我们养老险公司,它的优势有几个,第一:大力资产配置和相应的投资能力。养老险公司在股票、股权,以及债券,还有非标,基础设施这些方面有良好的投资能力,尤其是我们大类资产配置的能力,应该说是社会公认的。
第二个,其实保险公司,养老金公司,实际上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优势:长久期基金的管理经验。我们这些寿险公司,产品都是10年,20年甚至30年。
第三个,保险公司具有非常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监管对我们既有资产负债管理的要求,也有偿付能力管理的要求。我们的风险管理体系非常健全。
银行保险、养老金公司,还有我们的基金公司,其实各自都有优势,我们怎么在构建养老金融这样一个良好的生态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为生态建设更好地发挥作用,第一:我们相互之间一定要学习借鉴,取长补短; 第二,通过我们大家的合作,建立一个统一的养老金融产品研发平台;第三,通过我们的合作和整合,在符合监管的要求下,实现一些数据上的共享,可以对客户进行精准的画像,为客户提供更精准的投资金融产品。
8. 银行理财跟基金公司之间,产品差异是怎么样的?如何既竞争又合作?
窦玉明:我认为我们之间关系:合作远远大于竞争。
因为整个金融市场,养老的金融资产管理未来是几十万亿的大市场,机会非常多。而我们这些机构相互之间的差异较大,所以应该说共同取长补短,建一个生态是非常有机会的。
我认为银行最强的是在客户端,即对客户的了解。如果由银行来为客户提供整体的方案,我觉得不管是基金和保险代替起来都是比较难的,这是银行最大的优势,但是银行其他方面也都做得很好:信用、风险等等。
保险也有很多优势,长期的资金的管理等等。但是有一点我认为也是属于谁都不可以替代的,就是保险公司在应对小概率风险事件的大额给付能力。这个是银行和基金比较难以做到的。
银行理财子公司和基金公司我认为有合作,有竞争,未来对投资者是好的。
9、目前金融市场上养老产品已经开始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请评价一下当前的这一形势,对于解决养老问题能起到怎样的作用?未来进一步发展政策层面可能会有哪些支持和鼓励措施?应对老龄化的问题,在市场投资者教育以及相关的政策上,支持和发展第三支柱有什么样的建议?
王忠民:实际上我们会发现第三支柱,如果一个人从开始就叫第三支柱,要完成40年甚至更长。在我们金融服务当中现在是第三支柱的账户管理体系相对弱,所以我们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给他提供了久期服务,给他提供资产配置的服务,但是由于定位和社会政策不清晰,达到的目标结果就不够。
第三支柱的问题核心是:我们第三支柱的账户是模糊的。实际上,在进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时候,是设计了第三支柱。现在我们的名字叫个人账户,我们翻译跟国外的是一样的,individual retirement,但是个人账户占职工工资总额的8%,是由你个人缴的。但是我们社会统筹账户占20%,我们把这8%和20%放在现收现付当中,而不是让第三支柱作为积累制的形式去积累投资。如果问题来了,金融机构今天针对税后可支配收入的时候,只拿到一个社会政策:延税,而缺乏第三支柱最好的规定性的政策:免税。
我要给的建议就是把现在8%算在五险一金当中的(金额)从个人账户当中剥离出来,全部回归到税的角度。但国税总局应该给账户当中的钱免去个人所得税,免了个人所得税以后,等于我们降税降了8%,还免了8%的税,两项社会政策可以对社会进行社会政策的宣传,同时减低了企业的成本。
甘为民:我借这机会提两点建议。其实包括浦发银行浦银理财在内的银行理财机构,其实在参与养老金融方面也做了很多的研究探索,也有一些积极的布局。我们也希望下一步在政策上面能够更多的鼓励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能够参与到第三支柱理财的发行过程当中。
同时我们也希望未来除了第三支柱,我们在第一支柱第二支柱方面也能够有机会参与。第二个建议,机构间在养老这一块的经验交流合作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第三支柱其实才刚刚起步。无论是我们的税延保险产品的规模,还是养老目标基金,其实我认为我们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相比都是零头,可以忽略不计。
同时我有一个建议,关于税延,如果说把10%税率降到3%,同时把我们个人购买税延保险产品金额的上限扩大到3000块钱。我做了一个调研,调查中的中产阶级都愿意购买。那么具体能扩大多少人群,我大概算了一个账,大概在2000万到3000万。也就是说,如果这样大量的人群参与,那么10年累积的资金将是5万亿,我认为这个资金规模是很大的,应该说会大大的缓解我们中国未来养老的这种压力,也是减轻国家的负担,成为国家经济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