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1 20:01:49 作者: 超发货币收割
本文内容转自森财之道;图片来源pexels.com
回顾过去几十年,改革开放经济的腾飞,房地产的繁荣,人民收入的提高,当然还有通货膨胀,都来源于货币的超发。在疫情发生之后,欧美各国普遍实施了巨额的财政和货币刺激,其结果就是货币增速的普遍上升。所谓“货币超发”,一般理解就是指M2规模和增速超过同期GDP,由于过多的货币流动性会带来通胀和资产泡沫,因此传统货币理论认为央行应该通过控制基础货币(M0)来调控市场中的M2规模,使之与GDP增长相适应。一是通过银行放贷。例如进行降准、定向贷款等,将大量货币通过低利息的贷款,放到对应的企业、个人手上,用于生产经营。
二是通过银行直接发钱。比如美国给失业者发钱。
三是通过消费券发到百姓上,刺激大家消费。
如今,由于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欧美各国普遍实施了巨额的财政和货币刺激,其结果就是货币增速的普遍上升。在美国,截止5月份的广义货币M2增速已经升至23.1%,创下1944年以来的新高。
在欧元区,其5月份的广义货币M3增速已经升至9.1%,创下2009年以来的新高,距离历史上最高的11.4%的增速已经不远。
在日本,其6月的广义货币M3增速也升至5.9%,创下了1991年以来的新高。
中国同样面临货币超发,根据统计中国广义货币增速与经济实际增速之差,自从1986年开始公布广义货币增速以后,几乎每一年的广义货币增速都高于当年的经济实际增速。今年6月份,我国广义货币增速为11.1%,由于疫情原因,经济增速会有明显回落,按照11.1%的货币增速,今年仍将是“货币超发时代”。在货币超发的环境下,配置现金或者存款是最差的选择。根据2018年的数据,英国央行基准利率为0.75%,瑞士央行基准利率为-0.75%,日本央行基准利率只有-0.1%。2020年新加坡银行的一年期利率有0.33%,它的邻国马来西亚从3%降低到了2.4%。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大经济体,都进入了低利率时代,甚至是负利率时代。下调银行利率是整体趋势。定期存款会带来贬值风险,货币从1987年到2019年6月,累计贬值了77.4%,每年4.5%。在所有经济体当中,储蓄的收益都是无法覆盖通胀的,经济的发展需要投资拉动,投资者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要通过投资来获得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