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就是传统节日七夕节。按照现在的标准,七夕节似乎是中国版的情人节,经常会有青年男女相互送花和礼物。
其实,七夕节并非情人节,而是未婚女孩们的才艺比拼。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女孩们的才艺比拼为何演变成为了情人节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故事。
在我们印象中七夕节似乎一直就是情人节,牛郎和织女在今天要见面。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七夕节起源于汉代,那个时候,七夕节还不叫情人节,而是未婚女孩们的才艺比拼。
在古代七月初七这一天,有的地方女孩妇女们拜织女,希望能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针线活做的又精又巧,故被称为‘乞巧节’。
还有的地方的风俗是在这一天,把嫁出去的女儿接回娘家,故称‘女儿节’。
另外还有些州郡的文人,为了显露自己的藏书和文采,在这一天把自己珍藏的书籍拿出来日晒,又名‘晒书节’。
这三种节日,流传最久和最广的是‘乞巧节’。
东晋葛洪《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古代女子要在七夕拜祭纺织高手、女红大师织女,由一个有威望的女子牵头,邀上左邻右舍的姐妹们,少则五六人,多则十几人,团拜织女。这和爱情丝毫没有关系。
大家肯定会说那牛郎织女呢?那个流传千百年的爱情故事
小时候并没明白七夕的真正含义,只听老人讲会有两个人在这天的晚上相会。而这一天凡世的喜鹊都飞上银河去为他们搭一座桥。
这便是鹊桥的由来了。
一年他们只会有一次机会,错过了七夕这晚,便要只等待来年。
想想也真替他们心疼。
再长大些,我知道了他们的名字,牛郎和织女。熟悉他们还得感谢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主演的《牛郎织女》这部戏。
但是这其实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而已。
关于最早牛郎织女的记载,见于南**任昉所著的《述异记》。
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锦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从这一点来看,至少在南**时期,牛郎织女的故事就已经出现了。但故事的出现和大规模的传播,完全是两回事。
虽然牛郎织女的故事出现时间非常早,但真正大规模传播则是在明清时期。例如梁山伯和祝英台也是明清时期才出现的,因为祝英台是南**时期的女侠,梁山伯则是明朝的文官。直到明朝统治的后期,梁祝的故事才出现。其实,牛郎织女故事的大面积普及也发生在明清时期,在明清之前,七夕节也被称为乞巧节。
在古代各种文字中,关于乞巧节的记录,远多于七夕节。《舆地志》中记载:“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元朝《元氏掖庭录》中又记载:“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
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由此可见,乞巧节是考验未婚女孩手工制作的机会。
在古代历史上,我国一直是男耕女织的模式。女孩出家以后,需要负责织布、做饭等工作。在出嫁之前,这些都属于必修课,也是“女工”的一部分。《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以油面糖蜜,作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清嘉录》记录:“以面和糖,制作馍结。”由此可见,乞巧节除了考验针线活以后,对于女孩们的厨艺和手工比拼也有要求。当然,这仅仅是才艺笔试,并不是什么硬性标准。每逢七月初七,未婚女孩们会聚集在一起,到了晚上一起放花灯,许下自己的各种愿望。由于年代久远,传统的七夕节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最近10多年里,随着汉文化的复兴,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传统的乞巧活动再次出现,例如利用藕莲进行针线活等等。
当然,乞巧节演变成为七夕节也没有任何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变化,男女之间的相互追求不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例如牵手走路,在五六十年代还很难看到,现在则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乞巧节演变成为七夕节,反应了我国时代的变化,各方面的观念也在变化。
最后,我们聊一下古代社会的情人节。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七夕节是我国传统的情人节,其实并不是这样。在古代历史上,并没有标准的情人节,如果说哪个节日最接近情人节,应该是正月的元宵节。
在这一天,未婚男女们会出门看花灯。如果看到顺眼的男孩或者女孩,故意“丢手绢”“丢荷包”“丢折扇”的故事就出现了。没错,正月出门带折扇,肯定不是用来扇的。
这个节日最接近情人节,至于其他的节日,则不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我国古代男女婚配,还讲究三媒六证,等一系列的繁琐流程。不过,这些规定在近现代历史上逐步结束里。
言而总之,七夕节、乞巧节属于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归根结底是一个渴望团圆的日子,这符合我国民众渴望阖家团圆的美好初衷。
琳子想和你一起分享:
生命真的很短,我们无法停止脚步,面对着稍纵即逝,唯一能做的就是爱生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最后祝大家情人节快乐!
喜欢我的话,别忘了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