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贫困生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资助,也需要尊严,如果想全面发展,更需要心理援助。
2、做善事的人,在付出的同时,内心会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如果把受助者的私人信息公布出来,是对受助者的一种不尊重。贫穷,也是一种隐私,需要被保护。
3、我们无法选择出生,更不能等待救援,但我们可以选择努力,努力学习知识,努力学习让自己心理强大,适当时主动需求帮助。
有一天,林峰接到一个电话:他资助了8年、工作了1年的学生陈**(以下称为陈同学)跳江**了。这让他想到2011年见到陈同学和他家的情形,家里没有任何电器,窗户玻璃漏风,也很潮湿,有一面墙上贴满了陈同学从小到大获得的各种证书。陈同学身体瘦弱、性格倔强。
林峰开始资助陈同学,2015年陈同学从中南大学毕业后在长沙工作。后来林峰发现陈同学并不喜欢这份工作,并鼓励他考研。2019年7月,陈同学在一家大型国企找到工作,林峰停止资助。陈同学也开始正常工作、恋爱,是什么让他跳江呢?
今天,我想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工作经历谈谈这件事,我曾是个贫困生,现在是心理咨询师,教育、心理行业从业者。对于贫困生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资助,也需要尊严,如果想发展全面,更需要心理援助。
贫困生这个词,听上去略微不舒服,谈不上歧视,但本身带着一种不足、虚弱和无力,甚至屈辱。但我没有更合适的词汇来描述,华坪县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用的“大山里的孩子”,也不符合这个群体所有学生的特点,所以我暂且还用“贫困生”这个词来描述,但希望在读者心里激起的不是同情、怜悯和可怜,而是平等、尊重和希望。
贫困生需要尊严
在陈同学这件事中,没有看到相关文字说他对于贫穷的感受、被资助的感受。张桂梅校长的说法、我从我自己的经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做法来说说贫困生的尊严。
现在很多人富裕了,会有财力、有爱心去做些资助贫穷地区孩子的事,但有些做法未必妥当,比如把孩子的照片公开公布出来。做善事的人,在付出的同时,内心会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如果把受助者的私人信息公布出来,是对受助者的一种不尊重。再者,贫穷本事并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它是天生的、无奈的,有可能也是羞耻的。
央视台记者采访张桂梅的时候,用了贫困生这三个字,张校长委婉地纠正了一下说,我们不提贫困两个字,我们叫她们大山里的女孩。听到这里的时候,我对张校长的敬意又多了一层,能如此呵护学生,不容易。找了采访视频来,我再重温一遍,还没看过的可以看看。
我高中被人资助半年后,也就是过春节回到家时,邻村我父亲的朋友拿来一张地区日报来我家,说我被资助的事登在了报纸上。等那个叔叔走后,我也看了报纸,看着自己的名字、自己被资助的事上了报纸,我内心没了以前的感激,更多的升腾起了丝丝怨恨,当然是暗暗的、隐藏着的。在那一刻,我有一种宁可不要被资助也不要上报纸的想法,也有一种扯平了的感觉:也许他需要的是献爱心有人知道,但我希望能给我一点尊严。贫穷,也是一种隐私,需要被保护。这个经历影响了我后来对别人的帮助方式,如果是帮助谁,我不会说出名字,更不会暴露照片等更多个人信息。帮人和被帮是平等的、互惠的,付出即获得。
一年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偷偷给贫困生打钱的事,在网络里传播开来。2019年9月20左右,一些学生的饭卡里多了几百元前,并收到一条通知短信,有的学生以为是遇到了诈骗。后来得知,是学校利用餐厅用餐大数据进行分析比对,找到每个月在餐厅用餐60次以上,平均每餐消费8元以下的贫困学生。然后偷偷地把资助金打到学生的卡上,受资助的学生们知道后,深深地被学校这种默默的充满爱的行为感动了,学校在资助贫困生的同时,也保护了学生的尊严。很多人都被感动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这种操作方式太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