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淞沪大战真实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上海四行仓库也随着电影的热播火爆起来,成了魔都热门的“打卡”地点,甚至有游客专程从外地赶来参观。出于防疫需求,当前展馆每天最多接待游客数量为2500人,并需至少提前一周进行预约。
那么,关于四行仓库的历史及其改造你了解多少呢?
四行仓库位于上海苏州河北岸,河对岸就是英美公共租界。四行仓库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是民国四大银行(中南银行、盐业银行、金城银行和大陆银行)的联合仓库,也是当时上海闸北地区最高大、最坚固的建筑物。
建于1931年的四行仓库原本只是一个仓库,然而一场著名战役的发生,让这里的历史从此发生了改变。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中国守军第八十八师军官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成功掩护国民革命军八十八师及其他国民革命军向西撤退,振奋了中国军民的士气,四行仓库在国际上名声大振。
然而,作为上海为数不多的战争遗址类建筑,四行仓库的历史价值却被长期埋没。战后以来四行仓库只作为库房用,1980年代后曾作家具城、文化用品市场等,外立面经过多次粉刷,中央通廊被层层封堵。虽然1985年四行仓库被公布为抗日战争纪念地,1995年还成立了“八百壮士英勇抗日事迹陈列室”,以作为对70多年前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纪念,但直到2002年,陈列室也只扩建至120平方米,展品有限,每周开放半天。导致很多上海的年轻人,知道苏州河边有四行仓库,知道四行仓库的抗战历史,却也很难准确指出四行仓库的位置。
直到2014年,四行仓库迎来了真正的转机。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上海市政府决定对四行仓库正式实施修缮改造。其中近五千平米空间改建成“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结合西侧纪念广场作为2015年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结合周边规划,将建筑其余部位整体改造为与纪念馆空间更加匹配的创意办公空间。
四行仓库的改造设计以“尊重历史,全面、完整、准确的再现当时战争情景”为理念,严格遵循上海市文物局提出对西墙、南北墙、中央通廊(中庭空间)等重点保护部位的保护方案和具体作法,执行我国、上海各项规定和国际通行的“真实性”、“整体性”、“可识别性”、“可逆性”等原则。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
四行仓库的1、2、3层被改造成抗战纪念物陈列馆,展出有关四行仓库保卫战的珍贵历史资料。四行仓库那堵弹痕累累的“西山墙”也将得到保护陈列,向世人展示当年战斗的激烈。还增设楼电梯、卫生间等设施以方便观众参观。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展厅以一封谢晋元在赴淞沪战场前写给妻子凌维诚的家书开篇,共分为序厅、“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不朽丰碑”及尾厅六个部分。
展厅里有大量的历史老报纸、老照片和历史影视资料,总览全局的沙盘模型,栩栩如生的蜡像,再现了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抗击日军进攻的战斗场面。
一些电影中的情节画面也能在纪念馆里找到原型。展厅的出口处还有全体四行仓库参战人员的名字墙,“八百壮士”中已有323人“有名有姓”。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于2015年9月3日开放,通过运用实物、雕塑、现代科技等手段再现当年战斗场景,展现了以谢晋元为首的“八百壮士”在国难当前之际,舍家为国的家国情怀,展现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决心。展馆开放仅20天,观众就达到65751人次,还吸引了大量台湾人士。
西墙及西侧纪念广场
展厅内,谢晋元手写家书催人泪下;展厅外,西山墙弹孔遗迹触目惊心。西墙是四行仓库保卫战中战斗最激烈、受损最严重的部位,如何保护西墙是本次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
当时,西墙在淞沪会战时留下了大量的弹孔,但后期墙面被整片粉刷,封堵消失了。设计师先以红外热成像仪对西墙内是否有洞口进行无损勘由导热系数相似的材料砌筑;同时,以摄影测量技术分析记录有战斗洞口的西墙历史照片,在立面图纸上准确还原洞口位置,深入探查西墙抗战时炮弹洞口遗迹,力求真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