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记者苟俊报道,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地处秦岭中段南麓,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中央办公厅定点扶贫县,面积3678平方公里,人口7.4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149户20221人。全县“九山半水半分田”, 海拔差异化、地貌多样化、土地碎片化,形成“生态环境好与基础条件差、产品品质优与对外销售难、产业潜力大与生产规模小”三大反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宁陕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扭住不放,推进消费扶贫组织化、社会化、常态化,乘势扩大扶贫产品市场,带动脱贫产业规模壮大、品质提升、转型升级。全县发展板栗、核桃等干果37万亩,年生产食用菌800万袋,种植天麻、猪苓等中药材3.4万亩、魔芋2.7万亩,养殖中蜂3.2万箱、梅花鹿和林麝1000余只,吸收带动6080户贫困户,实现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扶贫产业到户和市场主体带动两个全覆盖,为整县“摘帽”后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产业振兴夯实了基础。
一、党政主导,推进消费扶贫组织化。宁陕县把推进消费扶贫作为产业脱贫的“突破口”,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和帮扶单位的组织动员优势,统筹县内县外力量,推动“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一是统筹组织领导。制定《宁陕县建设扶贫特产线上线下营销体系促进消费扶贫实施方案》,成立宁陕消费扶贫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中省驻县挂职和对口协作地区交流任职领导担任各推进小组组长,整合扶贫、产业、经贸、供销、监管等职能部门包抓落实,明确任务清单、时间节点和目标要求,把消费扶贫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力推进持续跟进。二是统筹产品整合。全面筛选宁陕优质扶贫产品,精准掌握产品种类、数量、品质等基本信息,印制《宁陕消费扶贫手册》,一体包装、统一推介,形成规模效应,避免各自为阵、恶性竞争,使分散经营户营销成本大幅降低、成效明显提升,吸纳全体产业脱贫户和各类经营主体支持参与。三是统筹对接帮扶。争取中央办公厅等23家中省市帮扶单位和胶州、金坛2个对口协作地区支持配合,各帮扶单位和对口地区分别落实单位工会、地方供销社等机构承接任务,帮助提供本单位本地区干部及亲友、爱心企业等潜在消费群体的基本信息和消费需求,为构建宁陕扶贫特产线上线下营销体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推动“宁陕所有”与“帮扶所能”精准对接。
二、平台引领,推进消费扶贫社会化。宁陕县依托秦岭之心的资源优势、各级帮扶的组织优势、合作企业的市场优势,全力打造“一个中心、五大平台、百家网点”宁陕扶贫特产线上线下营销体系,为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提供便捷通道。一是借力帮扶部门建设线下购销平台。自2018年9月开始,在中央办公厅、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等帮扶单位和胶州、金坛的全力支持下,用1年时间建成宁陕消费扶贫运营中心和北京、西安、金坛、胶州、安康5大区域销售平台,以及全国200多家门店或“宁陕消费扶贫绿色农产品专柜”,通过帮扶部门定向宣传推介,在对口协作地区电视台和网站开辟宁陕消费扶贫专栏,宁陕土蜂蜜、食用菌、糯玉米、核桃油、矿泉水、有机杂粮等扶贫特产获得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广泛认可。二是借力电商企业培育微商网店平台。主动对接“扶贫832”网络销售平台和阿里、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在省市率先上线淘宝·特色中国县级馆、京东·特产中国县级馆,积极引导产业带头人、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合作社开办网上店铺和电商服务点,利用网络便利不断培育和开拓销售渠道,培育电商企业20余家、网店(微商店铺)462家。三是借力电商进农村搭建信息和物流平台。全力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整合项目资金,每年统筹800余万元改造基础网络,推动光缆入镇、进村、到户,全县68个村12个社区实现互联网全覆盖;建立县级物流中心和40个镇村级服务站点,形成三级物流体系,实现物流快递48小时到镇72小时到村;培训电商从业人员2675人次,为线上消费扶贫打通了“快车道”。通过平台引领、定向推介,宁陕消费扶贫市场逐步激活,2019年组织“宁陕扶贫特产走进中办机关”活动,干部职工购买宁陕扶贫特产36吨,销售额370万元;组织消费扶贫金坛“年货大集”活动,销售额70万元;西部机场集团消费扶贫采购山珍产品73万元,宁陕秦岭山泉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宁陕土蜂蜜、糯玉米相继成为“网红”产品,宁陕扶贫产品从帮扶单位爱心消费逐步变为社会各界主动消费。
三、机制保障,推进消费扶贫常态化。消费扶贫帮助贫困地区敲开了市场大门,但要稳定占有市场,必须靠品质保证,靠机制保障。宁陕县启动消费扶贫时就坚决防止“一锤子买卖”,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探索了一系列保障机制,确保销售产品品质过硬、消费者认可、市场稳定,消费扶贫可持续发展。一是质量管控机制。始终把产品质量作为生命线,严格检测筛选建立宁陕扶贫特产名录,配套建设产品质量体系、外观标识体系和质量溯源体系,统一打造“宁陕山珍”品牌,对SC产品增贴“宁陕扶贫特产”溯源产品标识和产品质量保险标识,筑牢产品进入市场的第一道关口。积极推进宁陕扶贫特产“一户一码”大数据系统,提高消费透明度,全力维护消费者权益,及时淘汰低劣产品,保证流通环节质量监管到位。二是供应保障机制。推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市场稳定供给。根据市场需求着力提升核桃、板栗、食用菌三个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天麻、魔芋、中药材三个特色种植和中蜂、林麝、梅花鹿三个特色养殖产业,深入实施产业扶贫“十百千”工程,培育集体经济组织71个、专业合作社336个、农业园区62个,宁陕香菇、宁陕天麻、宁陕猪苓成为国家地标产品,宁陕县被确定为“国家蜂业提质工程示范县”。积极发展宁陕扶贫特产加工业,先后培育梦阳药业、秦智核桃油、滨海糯玉米等工业企业,“关口牌野生五味子酒”获得国家保健食品许可证,秦岭山泉通过陕西省饮用天然矿泉水鉴定,纤纤魔芋成为省级龙头企业,并通过“企业+农户+订单”模式,将贫困群众深深嵌入产业链、致富链。三是市场回馈机制。探索建立宁陕扶贫特产爱心消费登记备案和扫码积分制度,依托微信小程序记录每一笔爱心消费数据,适时开展感恩反馈活动,回赠宁陕扶贫特产,邀请来县参加扶贫体验游,引导帮扶单位、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养成消费宁陕扶贫产品的习惯,形成对宁陕扶贫产品的消费粘性。目前,除“一个中心、五大平台、百家网点”宁陕扶贫特产线上线下营销体系稳定供应外,中办机关等帮扶单位工会定期采购宁陕扶贫特产,陕西省委党校、西安市国资委、青岛交运集团、青岛冠华集团、金坛供销社茅山竹海公司等多家单位企业与我县建立定点采购或合作销售关系,部分扶贫产品进入碧桂园凤凰优选连锁店和中国惠农集团实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