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七月十五中元节,为何民间说是三个节日?有哪些风俗和禁忌?

2020-09-02 17:40:24 作者: 今天七月十五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中元作》中的名句,表达的是中元节到来之际,诗人用清新脱俗的想象力,对“玉镜台”虚无飘渺的意境刻画,正符合中元节的气氛。

中元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最大的内涵体现便是寄托哀思。人们会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

民间将中元节称作七月半,而道教则称其为地官节,佛教则将其称作盂兰盆节,所以可以说是三个节日。

从这一点其实就可以体现出,中元节其实是一个三位一体的节日。民间、道教、佛教都会在农历七月十四,举行相关的祭祀活动或法会。

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作为中元节的主要节日习俗,时至今日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中元节的历史渊源

生活在古代社会中的老百姓,由于对大自然的了解比较肤浅,再加上根本没有科学观,遇到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之后,往往都会认为与天神发怒或高兴有关。

在这种思想意识的影响之下,逐渐演变成了最原始的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中元节的诞生,其实就与这种原始崇拜息息相关。

据相关专家推测以及史料佐证,人们认为中元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

当时人们对祖灵崇拜尤为虔诚,再加上一些其他时祭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七月半”逐渐发展成熟。

还有一种说法就比较确切了,因为中元节属于道教的节日。早在东汉时期,道教便形成了“三元说”,即“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

因此“中元”之名,便逐渐流传了下来,最后与七月半合二为一,变成了大家熟知的中元节。

在唐朝时期,由于道教十分盛行,所以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遂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而七月十五日,则被定为节日时间并相沿迄今。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七月半乃佛教“盂兰盆节”,每年的七月十五民间大肆祭祀之时,佛教也会举行法会。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实际上从这一点就可以清晰的看出,七月十五才是民间传统意义上的中元节。

之所以会选择这个时间,是因为“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或者说是“复生”之数,与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有关。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因为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的日子,同时也是酬谢大地的节日。

按例要用新米等祭祀祖先,并且向祖先报告秋天的收成。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元节,其实就是缅怀先人的一种传统节日。

但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在七月十五过“鬼节”的习俗。在这个传统节日中人们要祭祖,并且祭祀一些虚幻的神明。

可以说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

第二、中元节为何又叫“鬼节”

神鬼之说,是封建迷信思想中的核心要素,生活在古代社会中的老百姓,认为人死之后虽然不能在人间生活,但是却可以去极乐世界。

当然,一些修行不够的人则需要下地狱。传说在中元节的晚上,地府大门无人看守,所以很多鬼魂便可以来到人间。

家人为了表达对逝去先人的敬意,会在十字路口为其“烧纸”。 人间的烧纸就是阴间的银票,所以死去的亲人看一下后辈,也可以拿到“钱”,两全其美。

但这也只是封建迷信思想而已,但是当其演变成习俗之后,便被世代延续至今并生生不息。

按照民间的说法,中元节又称鬼节、亡人节,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民间便开始祭祖。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

中元节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传说新老亡人会在中元节回家看看,因此后人一定要烧纸钱祭祀。

并且,时间需要选择在夜深人静之时,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这样孤魂野鬼便不敢来抢。烧纸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念有词,以表达对先人的敬畏之情。

结 语

每一天都有几十万新生儿降世,有生的乐趣,便会有死的悲痛,中元节是古人对死者的敬意的表达。

因为这种无限的哀思、缅怀之情,所以才会特地设立一个祭祀节日。中元节与清明节,二者在祭祀习俗方面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