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双循环”应聚焦在“循环”而非“内”和“外”,关键在市场化改革

2020-09-08 11:38:46 作者: 王一鸣:“双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在“2020全球财富论坛”中发表演讲并指出,“双循环”新格局战略提出的背景为“百年变局”,其中包含:新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退潮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收缩调整,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特别是美国对我国战略遏制。

王一鸣认为“双循环”的本质不是“内”和“外”的问题,而是循环的问题,“内循环”为主体的核心不是需求份额,关键是把 “内循环” 通过市场化改革打通。打通 “内循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原创技术、当前面临底层技术供给不足;二是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不足;三是实体经济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房地产冷热不均,实体经济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回报率低资本很难流入到实体经济;四是城市和农村双向流动机制尚未建立,收入差距的扩大造成国民经济循环的不畅,五是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没有完全打通。

王一鸣还表示,深化改革是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招,消除掉扭曲配置;通过产业技术变革;强化原创创新能力。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一鸣:感谢主办方的邀请,非常荣幸。刚才朱民巡游式的演讲我是不大会,他还有一个专门的耳麦,每次开会都戴着,我也没有,所以我只能站在这儿。

我今天讲的话题是“双循环新格局”,现在是最热的词,它的关键是什么?现在媒体很多讨论,说到底内循环为主还是外循环为主,大家的聚焦点都在“内”和“外”。我的理解,应该聚焦在“循环”,怎么让它循环起来,怎么让它循环起来?关键在市场化改革。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三个话题:

第一,“双循环”新格局这个战略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提出来?

第二,“双循环”的聚焦点应该在哪儿?

第三,我们应该怎么办?就是我们要把它的堵点找出来,然后来解决问题,来加快循环,提高我们循环的质量。

第一,“双循环”新格局的战略。

(一)“双循环”新格局的提出基本背景就是百年变局。

1、基本的核心还是新的科技革命。这场科技革命已经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包括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但是新冠疫情催生了、进一步加速了科技革命的推进,同时也催生了很多新的技术、新的业态、新的模式的出现,这个对全球的中心外围结构正在发生重大的影响。

2、经济全球化退潮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收缩调整。这个调整疫情后也在加快,基本特点,就是经历了过去全球化高潮时期,供应链持续扩张拉长以后现在开始缩短,逐步的向区域化、近岸化方向发展,所以未来三大区块,包括欧洲、东亚地区、北美它的内部循环可能份额会增大。

3、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特别是美对我战略遏制成为最大不确定因素。特别是中美关系这种紧张、这种博弈的加剧,也成为我们外部环境当中一个最不确定的因素,现在不光是经贸摩擦,而且科技脱钩、金融施压,包括在香港、新疆、南海、台湾这些问题上美国不断挑起事端,我们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复杂的变化。

(二)新冠疫情正在加速这种变化。

从最新的疫情情况看,全球已经超过2600万了,昨天统计累计死亡超过86万。特别是现在印度的新增病例已经超过美国,连续三周是全球最大的确诊病例的国家。有专家甚至预测两个月印度总的累计病例会超过美国,现在是新增病例已经超过美国了。欧洲、法国昨天单日新增病例又是疫情爆发抵赖最高点,说明欧洲二次疫情正在加剧,欧洲游好几个国家都创了新高。这个疫情的持续和严重程度可能会超出我们的预期,同时也会进一步加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国际机构都下调了今年的预测,二季度来看回落幅度还是超出预期的,包括美国,同比是9.5,欧元区要达到15%,日本是9.9%。我们国内总体上,无论疫情的防控还是经济的恢复都走在前列,全年应该有望实现2%—3%的增长。由于我们更遭实现了经济的恢复,所以我们全年相对于全球经济的增长,我们说这种相对增长率会比去年更高,所以占全球的份额会进一步上升。

现在从外贸的数据看,应该说是远远超出预期,但是总体上经济的恢复还是面临很多挑战包括需求端恢复滞后于供给。服务业的恢复滞后于制造业,消费滞后于投资。我们需求端无论是投资无论是消费,累计增长都还没有转正,但是消费的恢复又要比投资更慢。金融业和实体恢复也不一样,金融业尽管让利1.5万亿,但是盈利还是可以的,但是实体亏损率面和企业亏损率还是比较高的,防风险依然面临很大的压力。

我们怎么从短期的政策逐步的转向长期的结构性改革,新冠肺炎疫情后出现了逆周期的调节政策力度很大,但是也会看到推动宏观杠杆率,我们去年去杠杆取得的成绩,由于疫情的爆发慢慢又在复原,杠杆率又在攀升。而且新增的流动性,我们想流入实体经济但是依然很难,股市、房市在慢慢转暖。所以怎么把短期政策和中长期的调整能够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跨周期的设计,我想“双循环”就是着眼于这么一个跨周期,着眼于短期和中长期的结合,重点更是着眼于中长期。

“双循环”,我们现在外部环境,不仅我们外部需求在大幅度萎缩,遇到外部环境调整和美国技术脱钩的制约。另外一方面,我们技术恢复占全球份额提高和外溢效益进一步增强。这就是“双循环新格局”,提出的一个战略背景。“双循环”不在内外而在循环。中央提出“双循环”格局后媒体有大量的解读,很多人说以类型化为主体是不是要内卷化,是不是开放的节奏会放慢。我们事实上,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我们内需的份额还在不断上升,外需2010-2019年进的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是负的,我们内需超过100%的贡献。本来就是内需为主导的内循环为主体的。内循环为主体它的核心不是需求份额,核心是要把内循环通过市场化改革打通内循环是一个关键。所以我觉得“双循环”的本质不是内外问题而是循环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一次讲话,他可能也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大家理解,专门强调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来构建新发展格局。国民经济循环,我认为在微观层面主要包括:企业生产、产品、技术和供应链的循环;中观层面包括:产业、城乡、地区的循环;宏观层面包括:生产、分配、消费、流通、再生产过程的循环。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