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大多数学问来自于生活,应在听话孝顺上下功夫

2020-07-23 15:32:40 作者: 曾国藩:大多

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曾国藩经常告诫弟弟们,学问不仅在书本中,更是在家庭日用中间。

在《求速效无益,当在孝悌上用功》中,曾国藩就建议弟弟们,在孝顺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

01 孝顺仁爱是人的根本

曾国藩在信中说到:今天的人读书,都是为了功名,对于礼义,似乎与读书不相干,殊不知书上所写的,圣贤要说的,无非是要明白这个道理。

儒家认为孝是各种道德规范的根本,贯穿于人行为的始终,从侍奉父母到治国安邦,从君主到平民,都离不开孝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句话表达了儒家传统对人的道德从家庭伦理到社会伦理的一个发生过程。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可见,对父母孝顺,对兄弟仁爱是人的根本。?

02 绝大的学问在家庭日用中间

四弟的信,都见真性情,大概是苦闷忧虑之心过重,想尽快有个明朗的前程吧!

这件事决不可以求快,快了便成了拔苗助长,不仅没有益处而且有害。只要日积月累,像愚公移山一样,终有豁然贯通的时候,越想快越易锢蔽。

今天的人都把学字看错了。如果仔细读《贤贤易色》一章,那么绝大的学问就在家庭日用中间,在孝顺、仁爱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

如果真的事事做到,那么就是笔下写不出来,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件件事不能做,并且有亏于伦纪之大义,那即使文章说得好,也只算得一个名教中的罪人。

从中可以看出,曾国藩对做学问的认识是很深的,他认为学问不仅仅从书本中来,更重要的是从生活中来,文章写的再好,如果生活过得一塌糊涂,也是没有什么学问的。

这一思想,与我们现在所强调的从实践中学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03 在听话孝顺上用功

贤弟性情真挚而不善诗文,何不天天在孝顺父母上下工夫?《曲礼》《内则》所说的,句句依它去做,务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没有一时不安乐,没有一刻不舒适。往下对于兄弟妻子,都和蔼有恩,井然有序,这真是大学问。

如果诗文不好,这是小事不必计较,就是好得不得了也不值一个钱。不知道贤弟肯听这话不?

功名之所以可贵,是说它足以承父母的欢心,拿了俸禄可以养亲。现在,我已经得到了,即使弟弟

贤弟如果能够明白这个道理,而在孝顺仁爱上用功,不在诗文上多费工夫,那么在诗文方面的长进也会出乎意料。

但凡写字,总要有一种势头,使一笔下去可以走千里。三弟的字,笔笔没有气势,所以局促而不能远纵。

这一段里,曾国藩分析了诗文与孝顺的关系,他认为如果诗文不好,可以在孝顺仁爱上下些功夫。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的路不只一条,无论走哪条路,只要能够成功,都是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