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出土汉代护臂,上面刻着八个大字,揭开了千年前的占星学真相

2020-07-24 10:00:02 作者: 新疆出土汉代

人们一直认为是古迦勒底人创造出了星区的划分,但其实中国古代也早就创造出了一套自己的星区划分体系。

上古时期的人们十分崇拜自然,将神秘莫测的自然现象看作是神的意旨,认为自然万象是世界的主宰,人们想要在自然界讨生活就必须谨遵自然的规律。

因此无论是星象变化,还是自然异象,总会让人们心存敬仰并将其赋予神格。

甚至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都进行了神格化的拟人,将这些现象分别安排专门对应的主持者,又为他们取了相对应的名字,以此来表达自己对这些自然现象的崇敬之意。

在我国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过这么一件宝物,它被定为是国家一级文物,同时它还被誉为是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是什么东西能够享此盛誉呢?

这就是尼雅遗址出土的著名汉代织锦护臂,之所以用著名来称呼它完全是因为锦上织的八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听上去就相当的霸气几个字。

这块织锦除了上面著名的八个篆体汉字以外,上面的纹饰也非常具有神秘的色彩,织锦的面料是五种平纹轻锦(即使用蓝、绿、黄、红、白五种颜色的轻线织成),上面的纹饰分别织有日月、云朵、孔雀、仙鹤、辟邪和虎的花样,都寓意着吉祥之意。

织锦出土于一座男女合葬的墓穴中,彩锦出土时是放在一柄弓的旁边,由此考古学者们推断这块织锦是系在弓箭手前臂上使用的。

这件文物之所以如此珍贵,除了他精致的做工外更多的是因为“五星出东方”几字,这几个字对研究我国古代星象占卜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五星出东方”?这是指太白、岁星、辰星、荧惑和镇星这五颗星,也就是现在的金星、木星、水星、火星以及土星这五大行星在某一时期内,能够在日出前同时出现在东方。

这种天象在天文学上叫做五星聚会,是指五大行星,运行到达了同一个星区,并且这五颗行星能够最大程度的呈一条直线的分布状态排布在天际。

这种天文奇观不仅是在古代,即使是在现代这也是一种非常罕见且十分神奇的天文现象。

在我国古代这种天文现象又被称作五星连珠,而古人本着对这种现象的好奇因此十分重视这种天文景观,并给予这种天象赋予了某种神化的意义。

这就引出了我国古代星象占卜学,织锦上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古代星占学中很典型的一句占辞。

在《史记·天官书》中有记载“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

简单的讲这就是一句古时出兵前的占卜辞,古人觉得配合奇异的天象很吉利,便将这句占辞绣在了随身携带佩戴的护臂上,不过是图个吉利罢了。

其实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句话后面还有三个字就是“讨南羌”,加上这几个字一下子就更加简单易懂了,很显然这是关于一场战役的占辞。

占辞很明显是在问适不适合出兵讨伐南羌呢?于是便有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几个字,天意如此你此时不出兵又待何时呢?预示后人:在五星连珠时刻即时出征时刻!

在古代能够出现天象占星学这就说明我国古时的天文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前面说过我国古时早就有了一套自己的行宫体系,大致分为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

其中二十八星宿是我国古代星区划分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古人最早是通过将恒星作为坐标来观测天象的,因为古人发现恒星的位置恒久不变,有利于作为参照点来观测其他星象的运动轨迹。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测,古人便在黄道和赤道的附近选择了十八个星宿作为参照点,划分出二十八个大小不等的星区,其中的每一个区域叫做一宿,合起来就叫做二十八星宿,后世又称其为星宫。

二十八星宿不仅是用来观测日月五星的参照坐标,同时古人发现可以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推算出四季的变化。

并且还观测到了星象在四季中早晚出没的变化,但以古时候的科技水平,是不可能去推算太阳的位置的,于是古人便想出用月亮去推算太阳的位置。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