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竟然被满朝文武欺骗,洪武四大奇案之空印案始末

2020-07-25 14:29:54 作者: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其文治武功都是世间罕有,不仅率军起义,击败了陈友谅,王保保等劲敌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还在建国之后颁布了许多有利于后世的政策。另外朱元璋的勤政程度也颇为后世所称赞,据史料记载朱元璋经常批奏折批到深夜(虽然是废丞相自找的),并且轻摇赋税,爱民如子。深受百姓爱戴。

但另一方面,朱元璋为人多疑,对臣下极不信任。他在建国之初给各位功臣颁发了丹书铁券,铁券背后书写着四个大字:开国承运。作用是可免己二死,免子一死。结果这丹书铁券到最后成了地府观光单程票,不仅自己能使用此票,而且还有附带功能,能将家人全部带走(如李善长等),据史料记载获得"开国承运"版丹书铁券的人,几乎都提前去地府陪朱元璋了(后来"奉天靖难"版丹书铁券也有此等功效)。

这就是朱元璋为后人所诟病的地方:嗜杀。在明初洪武四大案中,因为受牵连而被杀的人多达数万。在这四大案中,有一桩千古冤案,在这桩案件中,满朝文武几乎都知道实情的起因经过等,但是就是不敢跟朱元璋说,于是朱元璋便杀了很多人,其中名臣方克勤(方孝孺的父亲)就在被杀的名单中。这就是震动朝野的空印案。

那么当时的朱元璋为何要一意孤行,执意牵连众人呢?一、 空印案中的印

空印案中的印是一种官府文件,是明朝时期地方向中央户部汇报财务的一种收支账目。

明朝时为了避免地方官吏吃空饷,贪污受贿,因此规定地方账目和户部的账目数字必须完全一致。但事实上,想要达到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因为凡是记载总会有偏差,再加上去往京城的路上花费未知,因此根本就不可能完全对上。

但是朱元璋又规定,如果数字对不上地方官员则需要返回地方,重新盖上地方的官印,修改完数字之后再去往中央户部盖章,这一来二去就耽误了数个月的时间,而且即使这样账目也未必对的上。

但是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家当官都是来享福的,而不是来受罪的,因此官员们想出了一个对策。即在地方的时候带着一个官印走。这样的话即使是账目不合格,官员们也不用回地方盖章了。这本是一个一件好事,这样的话地方官员省事了,中央办事效率也提高了。但是不幸的是,这件事被朱元璋发现了。二、 空印案事发

由于携带官印这种方法既便捷又方便,因此获得了朝野的一致认同,此时空印之事几乎满朝文武都知道,只有一个人不知道。悲剧的是这个人就是朱元璋。

一日朱元璋去往户部探查工作,隐约听见户部主事正在训斥地方官员:你这个印根本就对不上,这样不符合国家的法律,我是不能给你签的,你赶快回去修改吧。后来地方官员苦苦哀求户部主事,户部主事也没有答应他,反而将地方官员赶走了。朱元璋听到这很是开心,因为这代表官员们都能秉公执法,不禁十分高兴。

后来朱元璋下午又去了一趟户部,结果又看到了那个地方官员,只见他将文书交给了户部主事,主事高兴的说这不就可以了吗,于是便拿出印章给地方官员盖上。朱元璋见此雷霆震怒,这其中显然有蹊跷,因为往返怎么可能连半天都用不上。

回去后朱元璋便下令大查此事,但是搞笑的一幕出现了。因为从地方到户部都知道这个空印是怎么一回事,也都表示理解,只有朱元璋不知道,所以这事根本就没法查。但是君命难为,不得不查。最后查来查去也没查出个所以然来。

这下朱元璋不乐意了,他最烦的就是大臣们不干活,于是他下令将各地执印主事全部处死,副手杖刑一百,充军流放,受此案牵连之人一时间多达数百人。三、空印案的收场

显然空印案是一桩彻彻底底的冤案,毕竟无论是杀头的官员还是流放的官员,他们其实都没有贪污受贿,以或有之的罪名将他们流放似乎并不妥当。而且他们之所以使用空印是不过是政策上的不合理,实在是逼不得已而已。

恰巧当时有异象星变,因此朱元璋便请求大臣们能够直言进谏。当时有一个大臣叫郑士利,当时是湖广按察使(正五品),他认为受空印案牵连的官员都很无辜,于是便向朱元璋上书。

鉴于朱元璋的脾气秉性,所以郑士利的这份千言书还是非常委婉的,他先讲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又在文章的最后拍了朱元璋的马屁,给了朱元璋足够的台阶让他下,大致意思是:大家都知道陛下是为了百姓好,害怕奸吏谎报账目,贪污钱款欺压百姓,,但是现在咱们的印是两处缝合的,是不可能用来更改账目的,所以都是误会啊。

朱元璋看完郑士利的奏折后顿悟了(还带着点小欣喜),毕竟在他看来,郑士利一个五品小官,居然敢上书,肯定是有幕后主使(不是朱元璋让人家上书的吗?),于是将郑士利抓起来严刑拷打,结果郑士利也没说出一个人名来(也确实没有)。后来没办法,只能将郑士利充军流放。

郑士利可以说是一个勇士了,毕竟他敢于上书直言己见,即使这个案件并没有牵扯到他自己。但可惜朱元璋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据悉洪武空印案一共牵连了数百名官员,其中不乏朝中大员,涉事官员约占总官员数量的百分之五。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