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隋末第十九路反王,先降李渊后降萧铣,最后却活到八十九岁

2020-07-16 21:07:14 作者: 他是隋末第十

所以,乖乖去交趾上任,这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到了交趾之后的事情,就比较有意思了。

丘和被派往交趾的时候,已经是隋朝末年了。当时的隋朝,到处都是起义军作乱。考虑到古代的路程问题,从长安到交趾,再加上路上有各路起义大军阻拦,走上半年的时间,似乎也很正常。

到了交趾之后,丘和在当地依然治政有方,深得民心,让当地迅速安定了下来。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却出了一件非常戏剧性的事件。

大业十四年,江都政变爆发。隋炀帝杨广被麾下的禁军发动兵变勒死了。杨广的死,标志着本来就已经风雨飘摇的隋朝,彻底玩完了。

但是,对于杨广的死讯,远在交趾的丘和,竟然压根就没听到半点消息。直到快半年以后,得到了这个消息。

这是一个极有意思的现象。

熟悉隋末唐初这段历史的朋友,或许会发现这样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隋末诸多割据势力当中,最强的几个,基本上都在北方。比如李渊、王世充、窦建德等等。而南方,除了一个萧铣稍微能有点实力之外,其他基本都很一般。更可乐的是,如果大家看一些隋末的地图就会发现。杨广死后,整个中原已经彻底分崩离析,隋朝早已彻底灭亡。但是在一些南方边缘的地带,还是标注着大量的隋朝所属的字样。

这就是原因所在了。

因为当时交通不发达的原因,消息传递极其缓慢。像交趾这种边缘地带,往往可能要等上好几个月,才能收到消息。而在得到消息之前,或者说有人来攻打他们之前,他们都算是隋朝旧属。

当时在丘和身边,有两大割据豪阀。一个是岭南的冯盎,选择依附于江南的林士弘;一个是钦州的宁长真,选择依附了萧铣。当时丘和根本不知道隋炀帝遇害,还以为这只是个传言,所以拒不归降。甚至还率军将萧铣的大军击退。直到后来从江都退回来的骁果军(隋朝禁军)口中,丘和这才得知真相。

既然隋朝已经亡了,那接下来不管投靠谁,好像也都不算叛国了。

不过,丘和当时的选择,却令人十分惊讶。他既没有选择萧铣,也没有选择林士弘,更没有选择割据自立。

他选择的,是身在关中的李渊!

不过,因为当时李渊毕竟还远在天边,萧铣和林士弘才是近在眼前。最终,丘和虽然上表降服于李渊,但却暂时臣服于萧铣,但同时,自身又处于半独立的状态。3.降唐善终

关于当时丘和为什么会选择投降李渊,史学家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而且,不光是丘和选择臣服于李渊,同时期南方另外一位割据枭雄杜伏威,在自身实力极强,足以参与到隋末这场逐鹿天下的游戏时,也投降了李渊。

不得不说,李渊确实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如果用网络小说的话来说,那就是王霸之气四溢。招手之间,群雄来降了。

杜伏威为何归降李渊,我们暂且不提,我们只说丘和的原因。

据史学家推测,当时丘和之所以选择归降于李渊,主要是有三个原因。

第一,当时李渊还没有称帝,拥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帝。身为隋朝旧属的丘和,对隋朝还是有一定感情的,自然愿意归附杨侑。

第二,当时的李渊,已经统一了关中地区。在天下群雄当中,已经隐隐有了实力最强的趋势。既然是要投靠,当然要找一个实力最强的去投靠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丘和的儿子丘行恭,当时正在李渊麾下任职。既然儿子在李渊麾下任职,老子和儿子之间肯定也有联系。说不定丘和的归降,就是丘行恭促成的。

不过,当时丘和虽然愿意臣服于李渊,却并不代表着他能够马上站到李渊的队伍中去。因为交趾到关中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这中间隔着诸多强大的割据势力,最主要的就是林士弘。所以,丘和虽然已经归降了李渊,但为了不被消灭,还是暂时假意投降了萧铣。

对于已经投降的丘和,萧铣虽然很想一口气彻底消化掉丘和所掌控的交趾,但奈何当时交趾确实比较远,而且萧铣内部也不是很团结。萧铣当时正在着手扩大地盘,和解决麾下将军们权力过大的原因,所以就暂时放过了丘和,依仗丘和继续掌控岭南。

就这样,一直拖到了武德四年。

武德四年,李渊为了解决王世充和窦建德,派李世民率主力前往洛阳大战。为了防止南方的萧铣趁机偷袭,李渊让麾下其他将领,从三个方向率军袭扰,目的在于想要阻拦萧铣北上。

但谁都没想到,这次军事行动,最后竟然会彻底走了样。

因为在这三路大军当中,有一路大军的主帅,是李渊的侄子李孝恭。李孝恭本人或许并没有那么厉害,但关键在于,当时李孝恭麾下有一个副将,名叫李靖。

大唐绝代战神!

结果,本来是一场袭扰战,愣是让李靖给打成了歼灭战。李靖带着大军,一口气打到了萧铣的都城江陵,萧铣被迫投降。

更为戏剧性的是,就在萧铣投降两天之后,他麾下的十余万大军,终于赶到了江陵,前来援救他。但这个时候,萧铣已经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