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次重建却遇到了最大的难题。太和殿上一次重建是在明朝天启年间,距此时已经过去69年,人们不知道太和殿确切的建筑比例与数据。爱读书的康熙皇帝亲自查寻资料,结果非常失望。一位叫梁九的人使这件事情有了重大转机。年逾古稀的梁九,从明朝崇祯年间进入工部,已经在工部干了40多年。根据《梁九传》,梁九按照十比一的比例,用木料做了一个太和殿的模型,就靠对这模型组件的放大制作,完成了太和殿的结构搭建。令人称奇的是,放大出来的每一个木件,安装上去分毫不差。而且,这次重建太和殿的所有材料以及尺寸被详细记载在《太和殿纪事》这本书当中,这是关于太和殿修建的唯一详细记录。
康熙三十六年,崭新的太和殿矗立在原来的位置上。
康熙皇帝对太和殿的这次重建,改变了它原有的九开间形制,变成了十一开间。乾隆三十年(1765)有过一次大修,但没有改变康熙重建时的规制。一直到现在,我们看到的太和殿,还是康熙重建过的样子。此次重建,除了将九开间改为十一开间,另有两大变化。一是强化防火功能。康熙十八年火灾,御膳房的大火很快延及西配殿西斜廊,一直烧到太和殿,康熙帝眼睁睁看着把太和殿烧光而没有办法。这次重建,吸取眼见的教训,康熙帝下令取消西斜廊、东斜廊,改为西防火墙、东防火墙。无疑这是一项有效保护太和殿的重大举措。二是因大木不足,只好大幅度缩小建筑面积。据记载,初建的奉天殿面宽95.34米,进深47.67米,面积4500多平方米,几乎是康熙帝重建的两个太和殿的面积。在太和殿历次重建重修中,不用说配齐与初建一样大的巨型楠木,就是以其他一样大的木材代替,也越来越困难了。这应该是太和殿体量缩减的重要原因。300年后的21世纪初,太和殿落架大修时,人们发现康熙皇帝重建太和殿,使用的不少木料不是整木,而是拼接组合起来的,包括大体量的梁柱。
雨后的太和殿西北侧。在明朱棣帝之后及清康熙帝时期,先后两个长达20年的太和殿烧焦的废墟期,不知这里是什么样子
太和殿大屋顶上大屋脊两头,安装着两个昂首向天的“大吻”。这两个大吻的地位太重要了。它们处于天下最核心最重要的建筑的制高点。处于至尊至荣的天子的宫殿的最高处。它们绝非一般的建筑构件。关于大吻的说法不止一种。有说由鸱尾演变而来,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有说为“龙生九子”之一,好登高瞭望,能降雨防火。据说与其他走兽一起立在檐角的龙首也是九子中的一个。在康熙皇帝心里,实实在在是祈望能降雨防火的。他知道,这金銮宝殿明代就被烧毁过多次,到他手里又一次被烧毁了。为此,他也像朱棣一样,很自责了一番;为重修,着实费了他太多的物力财力心力和时日。他被火烧怕了。据说大吻构件烧制好后,康熙皇帝特派重臣到窑厂恭迎,礼仪如迎接皇帝一般,如迎接他自己一般。
被大火烧怕了的皇帝们,做梦也想不到在他们的帝制结束之后,现代的消防技术能够达到如此高度
类似的说法还有。如后三宫的后面有天一门,有供奉玄帝的钦安殿,说是天一生水,玄帝救火。宫殿正脊中间龙口处置宝匣,说是与大吻一样可以镇火。用这样的方式和想象防火,适得其反。由于大吻拉有金属链,宝匣中有五金,意在护佑,实为招引雷击。真能起点小作用的是金水河的河水。还有遍布宫中的百余口水井,300余口铜铁水缸。每口水缸口径1.6米,高1.2米,重3392公斤,可容水2000升。严冬缸底置放炭火融冰。可是,对于庞大的木头构建起来的宫殿建筑群,不过是杯水车薪。另外,接受历次火灾教训,重修时扩大建筑间距离,特建防火墙,防火门,倒也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解决根本问题。
也许只有这些隐藏在太和殿须弥座深处的大石块,留得住几度废墟的记忆
只有树立现代防火意识,运用现代防火技术,紫禁城才可确保万无一失。现在,紫禁城里的每一处建筑,都安装有接地的避雷针、避雷带;有全天候全覆盖的安全监视监控;有所有观众进入紫禁城时的防火检查;有经常性的消防教育与消防演习。特别是消防演习时,看到一排排消防车喷洒的水柱,越过高高的太和殿屋脊,康熙的太和殿大吻立刻被水雾迷蒙,便顿时放下心来。
(本文摘自李文儒著《紫禁城六百年:帝王之轴》,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7月,澎湃新闻经授权发布,稍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