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解决游牧民族问题的?汉武帝效率最低,秦始皇经济实惠

2020-07-28 15:37:53 作者: 古人是如何解

由于受英雄主义史观的影响,后世认为汉武帝此战打出了汉朝的威风,自此汉朝获得了长期的和平。实际上漠北之战结束后,汉朝又恢复了与匈奴的和亲,匈奴仍旧南下掳掠。汉武帝后期赵破奴带领两万骑兵投降于匈奴、李广利带领三万骑兵被包围,损失十之六七、李陵的五千步兵全军覆没、李广利的七万骑兵全军覆没(注释3)。而且汉武帝连年北伐导致财政压力非常大,事实上在河西之战结束后汉朝就没钱北伐了,就连给士兵的俸禄都发不出来了(注释4)。

那么我们就要反思汉武帝北伐的效果到底有多大了,汉朝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了吗?并没有,虽然匈奴伤亡惨重,但是汉朝也好不到哪里去。匈奴人口大规模减员,而汉朝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汉武帝后期天下流民数百万计,平均十几个人中就有一个流民,就因为这事汉武帝差点连庙号都不配有(注释5)。河西之战胜利后汉朝掌握了河套地区,并且截断了西域诸国与匈奴的供血通道,此时的战争主导权已经被汉朝夺取。而且汉武帝筑造朔方城,匈奴与长安之间也有了一片广阔的战略缓冲带,边患大大降轻。可以说北伐的收益是很大的,但是并没有解决匈奴的问题,而且代价是非常沉重的,与其他两种方法对比,汉武帝的方法效率是最低的。

汉宣帝的办法

汉宣帝的方法就是拉拢匈奴,汉宣帝即位第二年就兵分五路攻打匈奴,汉宣帝一共发动了16万兵马,这是两汉400年内最大规模的对外骑兵出征。但是对于此次战争的记载并不多,只知道匈奴败了,但是具体的战绩并没有过多描述。而在这一次对外战争之后汉宣帝再也没有大规模北伐,反而是休养生息。当时匈奴内部的矛盾越来越大,而且天灾越来越严重,周围国际形势也十分不利。如果这事搁在汉武帝身上,那么汉武帝想都不会想直接北伐。但是汉宣帝采纳了萧望之的建议,那就是放弃北伐选择拉拢匈奴。

当时汉宣帝不断派人去慰问匈奴,并且帮助匈奴度过灾患。在汉宣帝的糖衣炮弹下,不断有匈奴人投降汉朝,而对于这些投降的人汉宣帝一律厚待。甘露二年,呼韩邪单于投降汉朝,汉朝直接把他的地位抬高到诸侯王之上。南匈奴投降汉朝这件事的影响非常大,首先汉朝的边境会相对和平很多,汉宣帝减少边塞戍卒的数量,大大降低了军费开支。而且匈奴分裂之后很难再成规模南下掳掠,汉朝也能做到“分而治之”。不得不说汉宣帝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匈奴分裂之后一直到王莽时期双方都保持和平的局面(注释6)。

最终梳理

一个牧羊人养了一大群羊,但是周围的狼群对羊群虎视眈眈,经常伺机来吃羊。面对这种情况,牧羊人有三种方法。

其一是修篱笆,牧羊人在羊群周围修筑篱笆,避免狼群来吃羊。秦始皇对付匈奴就是采取的这一方法,秦始皇大修长城,其目的就是划个分界线,我不想去打你,所以你也别来打我。如果你不听,那么我就派大军讨伐你。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经济实惠,所以历朝历代都在修缮长城,其目的就是抵御游牧民族南下。

其二是杀狼,牧羊人剿杀狼群,彻底杜绝狼群来吃羊。汉武帝的方法就是采取的这一方法,这种方法的弊端很大,因为成本太高了,一不小心就会成为隋炀帝。而且打仗还不见得赢,宋朝的北伐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如果对自身没有绝对的把握,那最好别用这一招。

其三是养牧羊犬,用牧羊犬来对付狼群。汉宣帝用的就是这种方法,他分裂匈奴目的就是分而治之,而且有南匈奴在北方看家护院,北匈奴也很难打过来。

历史不断的重演这一幕,只不过后世更多效仿的是秦始皇以及汉宣帝,对于汉武帝的方法还是有所顾忌的,因为这个效率低而且风险大。

.

注释1:《史记.列传第二十八.蒙恬》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震匈奴。”《史记.本纪第六.秦始皇帝》记载:“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寨。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2:《汉书·主父偃传》:"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颜师古注:"六斛四斗为钟,计其道路所费,凡用百九十二斛,乃得一石至。3:《前汉纪·文帝二年》载有晁错复说上之言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作者不过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亩产粮食3石左右)3:《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夏五月,贰师将军三万骑出酒泉,与右贤王战于天山,斩首虏万余级。又遣因杅将军出西河,骑都尉李陵将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与单于战,斩首虏万余级。陵兵败,降匈奴。4:《史记》元狩四年,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胡,得首虏八九万级,赏赐五十万金·······是时财匮,战士颇不得禄。5:庙乐之争:汉宣帝要褒扬汉武帝,所以令群臣为汉武帝制“庙乐”。夏侯胜直言抨击汉武帝不应该有庙号,道: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公卿无力反驳,只能说这是陛下的旨意。6:“初,北边自宣帝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汉书.匈奴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