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种灾民,在长时间的摸索中,政府也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就是“移民救粟”。将这些人们迁徙到地广人稀的地方,所谓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汉武帝时,黄河附近大荒,就曾鼓励过人民迁往江淮,再对这部分流民进行针对性的救济如赐以钱粮、免除徭役等方式让他们安定下来,不仅能度过灾荒,还能缓解人地矛盾。
而所谓的“假田”,其实就是假民以公田的意思,这些流民背井离乡是没有土地的,这时候政府就会将公田借给他们耕种,而且往往还会配上耕牛、种子、农具等等配套工具。
5.兴修水利
之前说过,国家的起源,就是大规模的抢险救灾工作,在由部落而国家的这个过程,最关键的节点,就是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既可以理解为一种超大规模的救灾行动,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一次超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运动。无论是超大规模的救灾行动还是水利建设所需调动的力量,都是不是之前的那一套“宗族+社区”系统可以组织起来的,这就是国家诞生的原因之一。
国家可以将人民调动起来,进行一个防灾的建设,水多则涝,水少则旱,因此加强水利建设,就成了抵御水旱灾害的强有力的武器,君不见一道都江堰,泽国一变成天府。
荀子就说过
“修堤梁,通沟浍(水沟),行水潦,安水藏,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司空(官名)之事也”
,从春秋开始,哪怕到今天,兴修水利都还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当然,这里面最为出名的无疑还是都江堰,现代的三峡大坝也算一个。从都江堰到三峡大坝,这之间两千年的时间里,兴修水利,始终是政府的工作目标。
关于防灾救灾与农耕文明,可以这么说农耕文明的防灾抗灾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工作,这项工作虽然没有使农耕文明立于不败之地,却有效的确保了农耕文明的延续,这才有了我们今天为之骄傲的五千年文明。
文:未定君
参考资料:
【1】《秦汉社会保障研究》 王文涛
【2】《礼记正义》 李学勤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