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的《三国志》中提到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因此不少人认为诸葛亮不懂军事。但是我们不妨分析这段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诸葛亮善于治理军队,相对于治军能力奇谋并不是特长;和领兵作战相比,诸葛亮更善于内政建设。
那么问题来了,按陈寿的说法,诸葛亮各项能力都是和自己相比,也就是说陈寿从来没说诸葛亮军事能力不如谁,只是相对不如自己的强项。要知道,孔明的强项能力高的吓人,弱项与强项比虽然相对短,但是绝对数值不可能低,也就是说,孔明的将略大体上高于平均值。
诸葛亮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统帅,这种角色区别于五虎、五子、十二虎臣这种武将,所以讨论战术上的胜利这种细枝末节是不足以体现诸葛亮的价值的,他的价值体现在战略层面。自刘备在夷陵之战葬送蜀汉精锐以来,诸葛亮励精图治,蓄势待发。一朝发难,历次北伐行动给曹魏在战略上的压力绝对不只是野战必克、武都阴平、区区张郃人头和三千甲首。甚至没有人可以打败这个不懂军事的知识分子,武后每次都是“粮尽退兵”,试问如果可以击败诸葛亮,魏国武将难道会放弃到手的军功?
曹魏有文武两帝的积累和节省,是这样的:“世或谓魏氏不用钱久,积累巨万,故欲行之,利公富国”。而诸葛亮北伐,情况是这样的:“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时机。”然后 “岁有数千万斛,以充兵戎之用。”再然后“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
魏国出兵辽东是这样的:“初,帝议遣宣王讨渊,发卒四万人。议臣皆以为四万兵多,役费难供”。这是国力和积累是蜀汉十倍的魏国,出兵的真实写照。有人说诸葛亮穷兵黩武,如果不北伐蜀汉不会那么早灭亡。这种把一个败家皇上作死的后果归罪于一个死人,简直是可笑之极!
玩儿过即时战略游戏的朋友都懂得,对方资源收集速度是你的九倍,如果不能迅速以快攻分出胜负,十分钟以后,还打个屁?“地摊历史学家”所谓的穷兵黩武的诸葛武侯打了这几年仗后,蜀汉国内是这样的: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打脸不?
武侯以一州之力对抗天下三分之二,十几年间让魏国西线始终处于守势。而魏国为了平定区区公孙渊,凑四万平叛部队都难。如果诸葛亮军事不及格,那么曹魏诸将军事能力可谓猪狗不如。而诸葛亮治国的能力就更不用多说。在战略上给予魏国巨大的压力和消耗的同时,保持国内物资充裕本就是不可多得。
还有一种论调是“放水论”。这种人貌似是宫斗剧看多了,什么都是放水,孙悟空大闹天宫天兵天将放水,诸葛亮北伐司马懿放水,反正就是放水。我们不妨看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国的反应,魏国一线大将纷纷出动,如张郃、曹真、郭淮、郝昭,魏国皇帝亲征潼关,好一个放水。
第二次北伐,由于曹魏已经事先在陈仓做好了充足准备,加上陈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相方激战二十余日未有胜负。曹真派费耀等率军来救,魏明帝也召张郃前往迎击诸葛亮,此时蜀军运送粮食上发生问题,又闻讯魏援军快到,只好再退回汉中。在退师途中,成功杀死前来追击的魏将王双。这么大的阵仗就是来放水的?
第三次放水放到国土沦丧,第四次正面击败魏军,斩杀张郃。最后一次病死军中。至此,诸葛亮被魏国放出来的水淹死了。嗯~放水好厉害!?
对诸葛亮的评价,文治当不在萧何管仲之下,武功尤有胜之。“武庙十哲”这就是对孔明一生最大的肯定!细化的说,三国时期最准确,完成度最高的大战略的策划者和执行者。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治事之才,同时期军事能力第一梯队的战略统帅,非诸葛武侯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