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一首极美的五绝,诗中有画,却被认为是小孩子对联练习题

2020-07-29 23:17:13 作者: 杜甫一首极美

谁祖上不曾风光过。

杜甫给我们的印象是一生困顿愁苦,不过他在年轻的时候,是名副其实的官N代。他的祖辈可谓是世代为官,远一点的,有汉武帝时期的杜周,晋代的杜预将军;近的,其祖父杜审言官至膳部员外郎,诗名远扬,父亲杜闲曾任朝议大夫,兖州司马。

所以,在杜闲去世之前,杜甫的生活都十分滋润,也曾是鲜衣怒马的贵公子。之后杜甫虽然长安困顿了十年,但杜家当官的不少,依靠亲戚的周济,也不太落魄。

待到安史之乱爆发,杜甫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

杜甫本是带着家人在白水的舅舅家避难的,可随着潼关失守,白水也不甚安全,于是拖家带口,杜甫随着亲戚一起逃亡。刚开始的时候,杜甫还有牲口可以骑,算是有座驾的,不过后来却被抢走了,他心中郁闷,不禁掉下了一个土坑,怎么也出不去。

幸亏他有一个表侄,发现杜甫不见了,回头来找他,把他救了出来,不然历史上就少了一个伟大的诗圣了。逃亡的过程中,杜甫一家人就像乞丐一样,餐风露宿、昼伏夜出,忍受饥饿寒冷的同时,还有提防叛军、土匪,并且还遇上了洪水……

终于,通过重重险阻,杜甫一家人在鄜州的羌村安定了下来。听到太子在灵武继位的消息,杜甫将妻儿安顿好之后,马不停蹄地赶去,想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却被叛军俘虏,软禁在了长安。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最终还是冒着生命危险逃了出去,躲躲藏藏走了三百多里,一路上有好几次被叛军发现,杜甫终于见到了唐肃宗,肃宗任杜甫为左拾遗。

不过杜甫还是不适合政治,短暂的任职后,便被肃宗打发到地方了,任华州司功参军,杜甫也十分失望,没过多久辞官西去。辗转之下,最终在严武的帮助下,定居成都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

在浣花草堂的这段时间,是杜甫第二段比较舒心安定的日子。此时他的诗艺已臻化境,加上心情还不错,于是写了很多比较美的诗作,这是十分难得的,小编读的时候,也因为杜甫的好心情而替他开心。

今天来说一说他的《绝句二首·其一》:

都说王维诗中有画,杜甫写起景来,并不比王维逊色。不过,他们二人的风格有点不同,王维的景像是冷色调的,远离尘俗,而杜甫的景,温暖,有烟火气息。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首同样如此。春天最令人喜爱的就是春日了,阳光明媚,但是却无灼热之感,照在身上只觉温暖舒适,江山万物也似乎在照耀中绚烂明丽起来,春日迟迟,仿佛不舍人间,在云间流连,在溪水中徜徉。

四季之中,春风也是最为怡人的,没有夏风的沉闷,秋风的萧瑟,北风的凛冽,春风最为柔软了,朱自清对此比喻的好:像母亲的手。它拂过脸庞和发稍,还不知从何处卷裹着春花的味道,在鼻间留下一股清淡的芬芳。

冰雪覆盖的坚硬泥土,在春雨的浇灌下,在春日的沐浴下,在春风的吹拂下,开始变得湿软温暖,所以燕子忙着衔泥筑巢,开始建造新的家园。溪水边的沙滩,经过一天的照耀,变得暖烘烘的,鸳鸯慵懒地睡在沙中。

许多人认为这首诗像是没写完,其实这就是绝句的韵味,意在言外,需要不断地回味和想象,将画卷延伸。

还有人认为这首诗像是留给小孩子的对联练习题。《鹤林玉露》中说:或谓此与儿童之属对何以异。《艺苑卮言》:宋人以“迟日江山丽”为法,此皆学究教小儿号嘎者。

不过,我并不认为这是对杜甫此诗的鄙夷,反而是体现了这些句子的优美、纯粹、简单,所以适合孩子去诵读、感受。如果家长想要教孩子感受诗词之美,那么这首应是绝好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