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作为一代英明君王,一生政绩非凡,被世人称赞。不过这人也有瑕疵,譬如晚年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等。不过后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可能就是发动玄武门之变,落得一个“弑兄逼父”骂声。他做出这种大逆不道,追究其中原因,除了因为太子李建成咄咄逼人。同时与李渊不作为有很大关系,他究竟在这件事情中,有没有责任呢?
事实上在这件事情中,李渊有很大责任。兄弟两个人闹得如此疯狂,与父亲偏心有很大的关系。别人偏心是一直向着一个人,而李渊问题就是“左右摇摆”,特别是后面无原则“向着”李建成。他要重用李世民打江山,但是又不册封其为太子,难免让后者心理失衡。明明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江山,但是不把“一把手”位置给自己,谁能心甘情愿呢?
如果李渊一开始,打算把皇位传给嫡长子,那就让他自己去打江山。虽然他这种安排,主要是针对两个兄弟两个长处,算是安排很好。但是忽略了现实,随着实权逐渐增加,人的权利欲会逐渐增加。次子本身能力那么出众,自然不可能位居人之后。就算是这个皇位顺利传给嫡长子,他能否承担起这份家业,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从起兵那一天起,李世民一直在为唐朝建立做出贡献。当时父亲起兵时,他是主要倡议者。在这方面兄弟两人观点是一样,攻下长安之后,唐高宗正式称帝。考虑到李建成为嫡长子,于是立其为太子,封世民为秦王。在这个社会上,一直流行嫡长子继承制度,这种符合传统理论。不过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立子当立贤。在中国历史上,有些杰出的君王,就不是嫡长子。谁规定当皇帝,一定要是嫡长子呢?
虽然大唐已经建立,但是天下局势不稳,各地割据势力林立。还没有统一天下,还受到其他势力骚扰。李渊当初派女儿平阳公主镇守娘子关,就是为应对腹背受敌。这个时候,秦王能力很突出,本身在军事方面很有天分,这点唐高祖心知肚明。太子需要镇守后方。他为安抚秦王,承诺以后会立他为太子。
在这个过程中,秦王一直忙着东征西讨,消灭很多军阀,也就是薛举薛仁杲,刘武周,宋金刚等人。将这些敌对势力一一消灭,扩充唐朝边境。这些功劳获得,都是他出生入死,用汗水和血换来。等到班师回朝之时,为表彰这个儿子,李渊同样很是大方。册封他为尚书令,司徒,天策上将官职,给予很大实权。秦王从此成为朝廷的3号人物,百官见了他,都要下跪行礼。不过这些并不能让秦王满意,毕竟父亲答应给他的东西,没有实现。
而李渊这个心理活动,开始倾心于太子这边。特别是看到二儿子锋芒毕露,他怕自己二儿子野心过大,会危及到自己地位,于是有意冷落他。在朝堂上明显倾向于太子,后宫那些嫔妃,在他面前进谗言陷害秦王时,也是不辨是非。无疑引起李世民极大不满,毕竟任由形势继续发展,他的权力可能会被架空。
武德八年爆发杨文干谋反之事,皇帝再一次给秦王许下诺言,承诺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等到李世民处理好这些叛乱之后,李渊再一次反悔,认为太子谦恭,而秦王过于强势。还荒唐地提出两分天下方案,就是虎牢关之西归太子管理,以东由秦王管理。但是这个方案明显不符合实际,怎么可能会让双方都满意呢?
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而李建成这时对于李世民忌惮之心,已经·到了无以复加地步。鉴于李世民在唐朝的武将当中,有不可替代影响力,很多人武将并不听从太子话,怎么可能让他满意呢?于是多次预谋谋害弟弟。削弱他的力量,调出秦王府精兵强将。而这些事情很快被秦王知道,最终发动玄武门之变。
其实这件事情,唐高祖并不是不知道,不过就是装糊涂而已。其实他心中门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有意纵容太子集团。这个时候,心中已经没有多少父子之情,无非就是利用太子和齐王打压李世民。在这场争斗中,在他的有意偏袒之下,李建成集团明显占据上风,让李世民集团人人自危,担心覆巢之下无完卵。
若是他及时疏导,选择在两个儿子中间保一个。或许事情或许没有想象那么糟糕,只是等到事情发生时,已经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