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朱元璋平常说话是个什么调调?-----带你看曲阜孔家

2020-07-17 16:40:07 作者: 明朝皇帝朱元

从上面朱元璋对孔克坚的厚待中,我们可以发现朱元璋虽然是农民出身,但也懂得要想一统天下,长治久安,其根本在于安民。而安民的政治手段自古首推崇礼的孔子,所以抓住了孔子,如同寻找到安身立国之本。

而接下来朱元璋又与孔克坚的儿子孔希学之间发生了一些怎样的故事呢?

洪武六年(1373年) 八月二十九日,,孔希学为父守孝期满后,进京谢恩,朱元璋召见了孔希学。朱元璋亲切地问道:"尔年几何?"。孔希学说:"臣三十又九"。又问:"今去尔祖孔子历年几何?"孔希学答:"近两千年"。朱元璋又语重心长地对孔希学鼓励地说道:"尔年近四十,志虑渐凝定,见识渐老成,正好读圣人之书,亲近明师良友,蚤夜讲明道义,必期有成学。学成之后,四方之人知尔之能,俱来执经问难,且曰此无愧孔氏子孙者,岂不美欤!然四体之动乃德之符,步履进退亦必用安详,不可欹斜飞舞,久久心孰,遂为端人正士。朕今婉曲教尔,尔其自择,还家亦以此教子孙可也。勉之哉!勉之哉!"。听了谕示后,孔希学赶忙叩头辞谢退了下去。皇帝的话是金口玉言,不能也不敢妄加删改。回到曲阜后,孔希学马上组织人力把朱元璋的谕示刻成碑文,立于二门之内,以朝夕警戒自己及其子孙。于是,便有了这幢"对话碑"。

此后,孔希学每次进京朝见时,朱元璋都派人前来慰劳,安排馆舍食宿,赏赐各种物品。

这幢"白话碑"用的元明时代的白话,文字通俗流畅,生动地体现出皇帝与圣人家的关系。它向人们揭示出历代帝王为什么尊崇孔子和孔子嫡裔如何依附于封建帝王的两个重大关系。

从一这一番的记载,我们能够看到,朱元璋还真的不是普通的草莽皇帝。其人还是有雄才大略的。这世界,哪里有莫名其妙的成功啊。人家朱元璋在那么艰苦的生存环境下,不但成就了霸业,而且,自身修为,也是可圈可点的。我们看看朱皇帝写的字,也能稍见端倪:

这幅《大军贴》是朱元璋亲笔,书法的修为,比一般的书法名家,还要高出不少吧。

朱元璋执意召见孔子后人,应该不是偶然的。

朱元璋从元朝灭亡中看到,除了统治者本身的素质以外,整个社会失于教化也是一个原因。因此,登基后,就采取措施,兴建学校,选拔学官,并坚持把"教育工作"作为衡量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指标。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朝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也就是说,我们耳熟能详的"八股文",是这个没怎么上过学的朱元璋发明的。

朱皇帝对孔家的尊崇,应该说也达到一个新高度。现在的曲阜老城区,被称为"明故城",而孔庙,在明朝各代,就被各种扩建达二十多次,是历代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