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为何没有专门给张三丰写传?最重要的原因他没好意思说!

2020-07-18 15:33:57 作者: 金庸为何没有

这一些实际写作层面的难题,是张三丰\张君宝最终没能作为金庸小说主角的要因吧。更何况,还有一个隐含不明,他不好意思说的原因在于,金庸本就是虔诚的佛教徒,毕竟信佛,他不刻意把道教写烂,不突出作武当派的高级黑,都已经是慈悲为怀了,如何能过度抱有让他捧道教的期望呢!

不过,话说回来,金大侠有没给张三丰“开独食”,其实也无关轻重。

我们作为读者,依然可以看到,在金庸作品里,张三丰虽然不是主角,但他有主角光环。和所有出场人物比起来,他都绝对是最牛逼最痴情的那种男子,完美无缺,可说江湖那条gai最靓的仔。可以说,张三丰之所以被人称为张真人,就是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人!金庸写活了这一点。

在金庸笔下,张三丰武功绝顶,浩然正气,思想通达,还深情款款,让人敬佩,让人爱戴,还让人怜惜。凭一己之力,开创武当一派,远胜同宗峨眉,与少林并肩;作为开宗立派的大宗师,为了救一婴孩之命,会完全不顾自降身份,回到被赶出门少林寺向后辈们讨教,是史无前例之举;他可以摒弃正邪之分、门户之见,说出“这正邪两字,原就难分。正派弟子倘是心术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若能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这样不同凡响的话来。

种种描绘下,张三丰都是最与众不同的一代宗师风范。

更难的是,张三丰也不是一味伟光正的道学家人物,血肉丰满。金庸小说中,其实就数他爱的最卑微、最痴久、最孤独,也最倔强。

为了爱,他是真正的“百年孤独”。当年的华山之巅,杨过与郭襄分别,留下“咱们就此别过”的一句话,让郭襄走遍天涯海角;三年后,少室山下,郭襄留给少年张君宝的,恰也是这么一句,张三丰从此珍重怀念了一生,连郭襄赠他的铁罗汉,他都可以贴身藏个百年。

“张三丰瞧着郭襄的遗书,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个明慧潇洒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俞莲舟与殷素素在船上时,还有一番对话:“恩师与郭女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后,此后没再见过面。恩师说,郭女侠心中念念不忘于一个人,那边是在襄阳城外飞石击死蒙古大汗的杨过大侠。”

“恩师少年之时,受过峨嵋派祖师郭襄女侠的好处,因此他老人家淳淳告诫,决不可得罪了峨眉门下弟子,以保昔年的香火之情……”

整批金庸武侠,哪位人士有此长虹贯气的侠义深情?这样的张三丰,令人慷慨悲歌,荡气回肠,欲说已忘言。他金老师小说写的是文学作品,又不是什么网络小白文,又何必多此一举,非得再多费个十万八万字,搞文字豆腐渣工程,硬把张三丰弄成什么主角呢!

2019.6.7,午间,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