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周朴园和鲁侍萍有过两个孩子,为何30年后却认不出她?

2020-07-15 23:23:06 作者: 《雷雨》:周

周朴园的质问看似残酷,却也揭示了两人爱情的悲剧核心。曾经,阶级身份的差距让这对相爱的男女最终离散;多年重逢后,依然是这样的阶级身份差距让他们无法和解。因此,当侍萍“死去”的时候,周朴园可以一个人在心中默默悼念这段感情,但是当侍萍“死而复生”,周朴园却不能让旧情“复燃”。

在背地里怀念,明面上恐惧,周朴园的举动在众多读者心中是虚伪的,但这正是周朴园这个人物的矛盾之处。人到中年的他怀念旧情,但是作为一个资本家,他更加热爱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社会地位与声誉。

不过与此同时,周朴园感到愧疚,也想弥补自己犯下的罪过。因此,在《雷雨》的第二幕中,周朴园给了侍萍一张5000元的支票,但是侍萍当场撕掉了这张支票。但是周朴园很执着,第四幕中,当他得知鲁家要离开周公馆去济南后,周朴园立即叫账房汇两万块钱到济南给鲁侍萍。

通过曹禺的多处侧面描写,我们可以发现周朴园其实是一个万恶的资本家,不惜一切代价剥削工人。周朴园给侍萍这笔不小的钱的确表现出了他内心深切想要赎罪的愿望,不过他给侍萍支票的举动看上去可笑而轻浮。但是仔细想来,过去的罪恶已经覆水难收,钱已经成了周朴园所能给出的唯一弥补了。

曹禺在回顾《雷雨》创作时曾说:“周朴园是个资本家,也是一个‘人’。”这也是为什么,当我后面读到周朴园妻离子散、众叛亲离,吞下家庭乱伦的恶果时,我并不觉得这是所谓的“报应”。

佛家常喜欢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及“因果轮回”,但我认为这完全是生命无可避免的“残酷性”,正如故事的末尾,四凤和周萍二人无关上一代的恩怨,却要用死亡为这一切付出残忍的代价一样。曹禺将《雷雨》中展现出来的悲剧视为天地间的 “残忍”。

哲学家叔本华将这世界上的悲剧分为三种:一种是由极恶之人导致的悲剧;一种是由于盲目的运命决定的悲剧,例如天灾事故等;最后一种是由于人物所处的位置、关系等无法变动的客观环境决定的。这种悲剧无法预见、无法改变,因此最为残忍,而《雷雨》为我们呈现的正是叔本华的第三种悲剧。

在话剧《雷雨》中,宇宙如一口枯井,人类在其中呼号求救,但也无法摆脱正视生命悲剧的必然性。不过我觉得悲剧作品所传达的东西远远不仅是一些诸如命运“残忍”与“冷酷”的事实,更有芸芸众生不顾一切,冲破桎梏的热情与力量,而这才是悲剧的永恒魅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