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对匈奴70多年的“朝贡与和亲”,为何能被汉武帝打破?

2020-07-19 11:05:55 作者: 汉朝对匈奴7

汉朝初期的70多年里,面对日益壮大的匈奴的侵犯,主要采取“朝贡”、“和亲”的外交方式。而汉武帝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被动局面。

朝贡与和亲

春秋、战国、秦末农民起义、楚汉战争……在这长达600年的时间里,华夏大地始终处于战乱。大秦帝国虽开启了大一统时代,却太过短命,让国家的经济和文化没能来得及发展。幸而,一个统一、稳定、繁荣和长寿的新王朝在此时建立了。

汉朝的建立,让华夏大地迎来了久违的和平。然而与此同时,匈奴的愈加壮大,却成了大汉帝国最不安定的因素,甚至是致命威胁。

在这去的数百年时间里,匈奴与华夏诸国战争不断,除了蒙恬远征等几次战略性反攻,华夏鲜有战胜记录。

而此时的匈奴,更是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游牧部族联盟,且出现了一位雄主——冒顿单于。在冒顿单于的统领下,匈奴大规模武力扩张,多次南下侵扰汉境,将昔日蒙恬的战果逐一侵吞。

冒顿单于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亲率20万大军征伐匈奴,却被围困于白登,七日才得以逃脱。此后,初建的汉朝再也经不起这种“灭顶之灾”,只能采取和亲、朝贡等外交防御,并持续了七十多年。

汉高祖九年、惠帝三年、文帝六年、景帝元年和五年……朝廷数次遣送公主和亲。汉高祖九年首次和亲时,朝廷一次性向匈奴纳贡黄金千斤,并每年奉丝织品和粮食若干;汉文帝时,纳贡又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金帛等贵重物品。

但朝贡与和亲并没能满足匈奴的野心。在这七十多年间,匈奴仍然经常性地侵入汉境烧杀掳掠。面对匈奴的多次侵犯,汉朝也曾有过几次防御性反击,但都以“朝贡和平”终止。

寇可往,我亦可往

汉武帝即位后,大汉王朝经历了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等几代人的治理,国力逐渐强盛了起来。

同时,“马政”也逐渐有了成效。汉朝从最初的“厩马百余匹”、“将相或乘牛车”困境中走出来,边郡的马匹数量增加到了十万多匹,从而建立起了强有力的骑兵部队。

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是华夏之幸。汉武帝刘彻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狠人”。面对盘踞大漠、侵略成性的匈奴屡屡进犯,汉武帝决心不再一味地“韬光养晦”,开始主动反击。从公元前133年至前119年,汉武帝多次派兵与匈奴作战。

公元前127年的漠南之战,卫青率军大规模远距攻伐,击退了入侵的匈奴大军,“取河南地,置朔方郡”。公元前124年,卫青统帅几路大军击败数次侵扰朔方的匈奴右贤王。公元前121年的河西之战,霍去病两次率骑兵远征匈奴,均大胜。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中国史上最长距最辉煌的大规模歼灭式远征,卫青、霍去病各带5万骑兵分道击破匈奴,消灭匈奴最后一支精锐。此后,一度强大的匈奴帝国元气大伤,被迫远徙。

虽然与匈奴作战的代价高昂,汉王朝的积蓄几乎消耗一空,经济几近崩溃。但正如汉武帝所言:“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

因为比战胜更为重要的是,汉武帝改变了数百年来面对外族侵犯被动求和的局面,“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