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结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中国人用心去体验世界
“当所有的事实、数据、证据都齐备了,我们只需要权衡利弊轻重,最终宣布决定就可以了。”可惜!这个世界的运行机制并不是这样的,它更多变、更无序、更复杂,在它内部充满了隐喻与冲突。正如不亲手做木工活就无法成为一名好木匠,不坚持写作就无法成为一名好作家一样,中国人更习惯于用心去体验世界而不是用冰冷的数据去丈量世界,因为我们都认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用,并坚信它可以把我们引领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意会文化是一种人文科学,它研究的是“人如何体验这个世界”的学问,这也中国人体验世界的方式。
-----------------------------------------------
四、春秋笔法中的意会者
鲁庄公元年春,《春秋》没有记载庄公即位,因为先君被弑杀,嗣君不言即位,这是隐痛继位之君。三月,桓公夫人文姜逃避到了齐国,《春秋》不称姜氏而称夫人,因为她参与弑杀桓公,于是断绝了母子关系。夏,单伯送王姬来我国,周天子命令鲁国主持王姬与齐国的婚事。按照道义,鲁国不能从周天子那儿接受这样的命令,因为国君在齐国被杀害,又让鲁国来主婚,这当然是不可以接受的。但是,国君活着的时候应该服从周天子,只能接受为周齐主婚。难啊!鲁庄公有三个身份、三个难题,一是鲁国国君身份,他既要保护国家不受攻伐,又要遵守王道周礼,所以他的第一个难题是王命主婚而不能违;二是桓公儿子身份,父亲被齐国杀害,杀父之仇怎能不报,所以他的第二个难题是齐强鲁弱而仇不得报;三是文姜儿子身份,母亲与齐侯淫佚,母子之名被迫斩断,所以他的第三个难题是不能不认又不得不伐。笔者认为,拥有个人视角和观点能使一个人对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做出回应,这正是人性中最重要的方面,而分清楚“轻重缓急”恰恰是一名意会者最重要的行为表现。
“桓公横死、文姜外逃、王命主婚”这三件事都很难处理但更难的是鲁庄公的抉择。鲁庄公希望治理好鲁国、希望得报父仇、希望沐浴母子之情,但是他不能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如愿以偿,因为他是鲁国国君。“不称即位,文姜出故;不称姜氏,绝不为亲;为外,礼也”,意会者的难处在于其既要面对事物的两面性,又要承受情、法、理三者的煎熬,这就是春秋笔法中的意会者。
齐鲁有杀父之仇,周齐有嫁女之恩,周鲁有同宗之义,齐国有虎狼之行,作为一名意会者,意会文化是怎么帮助鲁庄公做出抉择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