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云三百年,文盛武衰,荣辱由人说。
宋太祖赵匡胤南面称帝之后,吸取前代教训,偃武修文。这里的“偃”字凸显本意,是真的是放倒了武人,武人的地位一落千丈。大宋对文官的需求量暴增。
杯酒释兵权剧照
在南唐李煜等割据势力还未荡平之时,赵匡胤就着力招揽人才。科举考试已成形数百年,自然是取士的主要手段。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宋初的诸科考试极严格。特别是最重要的进士科,秉承了唐代的传统,每年登第者极少。
北宋建国元年(960),全国录取的进士不过19个人。虽然除了进士科,还有明经、明法、三史、五经等诸多科目,但进士资格是最高的,及第者往往能登上宰相、执政之位。明经出身的人就惨了点,仕途比较坎坷。再往下的就不用提了,几乎一辈子混不出什么名堂。所以科举考试的“鄙视链”由来已久。
面对巨大的人才缺口,科举考试刚好够塞塞牙缝。国子监、太学等干部摇篮也能贡献一部分人才,此外还有官员“荫补”制,功臣后代可以直接封官。但这些来源仍然不能解决帝国的人才需求量。所以古老的“察举”制不能落下。
“察举”简单来说就是地方官推荐人才。夏商周三代时,由各地方乡大夫根据名望寻访贤才,推荐给天子,叫“宾兴”;西汉初朝廷在各郡国挑选“贤良方正”;汉武帝年间,董仲舒推出“贡士制”,举孝廉,规定各郡、诸侯国每年向朝廷进献两个人才。但作为推荐方的官员,必须为人才“担保”,如果发现了庸才或者行为不端者,地方长官就要受处罚。由此“贡士”制历代沿用。
董仲舒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各处割据势力业已拔除,大宋治下有四百个州(军、监),一千两百个县。赵匡胤下诏,重开察举制,命诸州长官选贤举能。各地有孝名在外者,或者有奇才、文武艺者等,都可以向朝廷推荐。年龄放得很宽,从二十岁到五十岁都可以。只要以实奏报,名额不限。
于是第二年,也是赵匡胤在位的最后一年,人才数量爆发。并不是说全天下爆发,因为各地总计推荐了七百多人,照理说也不算多。但濮州是个例外,专门又上报了两百七十个“孝悌”(敬爱兄长叫悌),送到汴京。
要知道,北宋初期历经残唐五代之乱,总人口不过3000万。而汉武帝初期的全国总人口有5000万,一个几十万人的郡,每年才推荐两个孝廉。宋初一个州平均几万人而已,濮州竟然一口气推荐了两百多“孝悌”。朝廷感到吃惊,先是考核了七百余人的“贤才”队伍,发现大多数不合格。
举孝廉
接下来,对濮州进献的两百多个“贤才”,由赵匡胤亲自考核。赵匡胤也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他是想要人才,但扎堆而来的情形令人起疑。两百多“贤才”被召唤至讲武殿,赵匡胤对他们挨个问话。具体如何问话不得而知,赵匡胤可谓求贤若渴,生恐漏过一个人才。
但结果令赵匡胤恼火,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没发现一个“孝悌”者,濮州推荐的人全体不及格。这还了得,明目张胆弄虚作假。赵匡胤正自生气,人群里有自告奋勇说,我们孝悌科不行,但可以试试武科嘛。顿时有不少人跟着起哄。这话说的有理,赵匡又命人考核他们的骑马、射箭技能,亲临校场观看。
不看还好,看了这些“孝悌”的武艺,差点把赵匡胤鼻子气歪。从头到尾,“贤才”们射箭从没射到过靶子,骑马则往往摔得叫苦不迭,或者伏在马背大呼小叫唯恐跌落。赵匡胤怒不可遏,腾地站起,冷笑道:“你们不是想试武科吗,成全你们,全都到西北从军吧!”
濮州的人才们一听,面色大变,跪了一片求饶。这些人的身子骨,当官可以,当兵不是要了小命吗。有大臣苦笑着劝解道,他们真不是当兵的料。赵匡胤这才放了他们一马,全部打发回老家。事后,濮州的长官因“滥举”被治罪。
同年,宋太祖赵匡胤在一个雪夜离奇身亡。宋太宗继位后,为避免“滥举”现象,规定一州每年只准举荐五个人才。
参考书目:《文献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