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万城号称大夏最坚固的都城,共设置了三道防线,堪称易守难攻

2020-07-16 08:58:23 作者: 统万城号称大

古人征战四方,为防止被敌人攻入,会建设坚固异常的都城保护自己。“统万城”就是万千都城中,最奇特的一个存在,它号称是大夏最坚固的都城,共设置了三道防线,堪称易守难攻。然而,统万城的结局却令人唏嘘。您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统万城的名称因何而来?公元五世纪初叶,匈奴铁弗部单于刘卫辰败于鲜卑拓跋氏,其子刘勃勃投奔后秦,受命安北将军镇守朔方。兵权在握,恢复元气后的刘勃勃,却反目叛秦。在公元407年,他自立夏王,掠占秦岭数城,西吞南凉,呼刺剌扯大旗在“十六国”乱世逞起一方枭雄。自此,他成为了众多都城的王,身为王,更要有气派的都城,所以在413年,勃勃改姓赫连,役工十万蒸土筑城,耗资巨大,历时5年,终于在418年告竣,定为国都。定都当天,刘勃勃不由感慨:“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统万城”由此命名。

统万城的称号,起初是为了统领天下,很有霸气野心的意味,后来却成为了坚固的代名词,仿佛可以统领万年一般。它到底有多结实?《北史》曾这样描述它:“其坚可砺刀斧”,也就是说,一般的刀、斧头砍统万城的城墙,锋利刀刃会被劈开。此话听起来非常夸张,但是仔细观察历史记录就会发现,原来统万城是由石英沙、白粘土、生石灰夯筑而成的,用料讲究。赫连勃勃征集十万人筑城过程中,为了让数十万人付出更多劳动,采取了极其严厉和残酷的监测手段——他命人以铁锥刺土,只要刺进一寸,就杀死筑城夫役。虽然残忍,但是在众人无不耗费全部心血的劳苦运作当中,一座坚城终于筑造出来。

在建造完成后,城墙又有三道防线。统万城的第一道防御体系是河流。由红柳河、纳林河夹道形成了三角台地,两面临河,统万城坐落其中。第二道就是外郭城,外面有一道城墙。第三道防线很恐怖。城墙内的地面上,柱洞里插满了削尖的木桩,一旦敌人想进攻,很可能就会被扎到,也就是古人记载的“虎落”。同时,等待敌人的还有从12米处扔下的石头、铺设在地上的“铁蒺藜”等等。

在如此坚固的城墙,以及三层如此完美的防线之下,统万城成为了一道不可被攻破的代名词,也成为了敌人心中异常恐怖的存在。然而,这座城市最后还是被攻破了,而且结局异常凄惨。

原来大夏国在亡国之后,统万城并未被废弃,如此坚固的都城,被北魏、西魏,乃至隋唐各朝,分别设立了府、郡加以利用,也成为了各个朝代的坚固防守地方之一。可惜历史滚滚,紧接着就到了北宋,此时统万城被“党项人”所占,成为其频频袭扰大宋的桥头堡。面对如此坚固的城墙,宋军为了攻破它耗费了不少力气,最终在淳化五年,宋军耗费了千军万马,才攻破统万城。

按道理来说,让宋军吃尽苦头的都城如此坚固,若是为他们加以利用,也会成为宋军的利器。然而,正是因为统万城让宋军吃尽了苦头,所以为了杜绝后患,生怕都城再次被人利用,宋太宗下令迁民毁城,“高十仞,基厚三十步,上广十步。”周长十数里的统万城,自此沦为废墟。

赵匡义毁弃统万城的决策,令后人议论纷纷。“占”与“毁”一字之差,不仅将如此坚固的都城毁坏,而且还反映了北宋,在面对与敌人军事对峙当中,是如此的色厉内荏,如此没有自信。

统万城作为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都城之一,成成毁毁之间,也给后人留下更多的思考,我们要好好保护它,因为该城是人类共同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