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的战争刺激了火器大发展,之后火器技术却因社会安定逐渐停滞

2020-07-22 08:52:56 作者: 明初的战争刺

永乐时期的火铳上增加了火门盖

在当时,一种名为“木马子”的东西被人们运用了起来,这是一种硬木制作的火铳附件,用于放置在火药和弹丸之间,以堵住火药撒漏,还可大大增加火铳的气密性和射程,这种不起眼的小发明,使永乐年间的火铳威力比洪武年间的火铳威力强了很多。

明军火器

但朱棣虽然对火器很重视,还设立了成建制的火器化部队——神机营,可是从总体的社会环境来看,随着靖难战争(1399年~1402年)的结束,在朱棣夺位称帝后的明军部队,除了镇守边陲地带的边军外,大多数部队的作战任务慢慢减少了很多,卫所军户制度也开始遭到破坏,许多卫所兵都成了军官们的佃户,甚至被私役为奴。

事实上,当时除了西南边疆和北方草原地带外,明军已经很少再遇到大规模的战事了,在明王朝的基本盘内,如黄河两岸、长江南北等地,中高烈度的战争基本绝迹。而北方边军很多时候也没有太多的作战任务,经过朱棣数次北伐,蒙古人对明朝的战争多以小规模袭扰战为主,而即使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和北京保卫战前后所花费的时间也没有多长,且还都得到了较为妥善地解决。

当遇到小规模的战事时,明军凭靠已有的火器和体量就足以碾压或是维持,因此没有了战争的刺激,明朝廷自然也就没有动力去花费巨额军费大规模研制和替换武器。

明军火器

明军火器最初都是由中央政府专门负责生产、调配,由诸如宝源局、军器局、兵仗局等机构的匠户负责制造,同时明政府严禁火器技术外传,也不许民间进行火药原材料贩卖,之后为了方便边陲地带及时补充消耗,在供给不足、不顺时,才允许边镇地区自行制造火器和火药。

缺少了朝廷的支持和拨款,以及军队对新式火器的需求,官办工坊陷入怪圈,没有太多动力去研制新式火器,只能继续生产制造已有的火器装备军队,或是对某些火器进行微小的设计更改,所以明初至明中期的这段时间里,虽然明军部队中的火器装备率上去了,但却没有增加太多值得一提的优秀新式火器,诸如三眼铳等火器也只是对已有火器进行改进罢了,并无让人眼前一亮。

明军士兵

同时受朝廷法令的严禁,民间对火器的研究也处于低谷,所以不难理解中国的火器技术至明中期时会出现“停滞”现象了。而且有意思的是,受限于明朝落后的匠户制度,到明中期和后期时,即使是吸纳了来自欧洲和日本的种种技术,明军的火器制造技艺却还是出现了“倒退”,其制造的火器质量甚至连明初时都比不上!

明军火器

不过这并不是明朝工匠制作不出优质火器,而是被明朝政府落后的匠户制度拖累了,关于这一点,当时的明朝有识之士们都深恶不已。明后期著名的火器专家赵士桢便直言本国火枪比不上海外火枪,认为这是朝廷制度腐朽造成的恶果:

“海外鸟铳精工,诸夏不如,何也?曰: 风俗习尚使然耳。各国犹有古人寓兵于农之意,兵民不分,公私一体。酋长程课头目,专视兵器精利以为殿最,个人奉为职业,保守富贵。若兵器不堪,讵惟畏法,且畏班辈见笑,习尚成风,安有不精之理。我中国尽属公家,有司不知造,将吏不知用,士卒不知打放、收拾。公家之事,匠作定然不肯尽心;监造之官,自爱者专求节省,不省者克落,一经节省、克落,便难行法。既无利结于前,不畏法绳于后。大小糊涂,上下苟简了事足矣,安望精工?尝闻东西两洋贸易,诸夷专买广中之铳。百姓卖与夷人者极其精工;为官府制造者便是滥恶。以此观之,我中国不肯精工耳,非不能精工也。”

明军士兵

在落后的匠户制度下,官府分发给火器工匠的原材料经过大小官员的层层剥削,到最底层的工匠手中时,已经所剩无几了,但官府在购买火器时却又用极低的价格购买,让工匠们连辛苦钱都挣不上,因此火器工匠们常常把质量最差的火器上交给官府应付官差,把优质的火器则卖给商人,甚至是销往海外赚钱。

火器

更有甚者,因为生活不下去,许多匠户纷纷选择逃亡,天顺十年(1460年)时,官方统计了一下匠户情况,发现官属工匠已有逃亡者多达三万八千余人。

因此,不难理解至明中期时,明军的火器质量下降,在性能上还落后于同时代的欧洲火器了,对此,赵士桢也进行了细微分析:

“(本国火器)铸造无法,其大器不过神威发熕(一种炮类火器),灭虏虎蹲,小器不过三眼快枪。此皆身短,受药不多,放弹不远,且无照准而难中的。铳膛外宽内窄,不圆不净,兼以弹不合口,发弹不迅不直,且无猛力。头重无耳,则转动不活,尾薄体轻,装药太紧,即颠倒炸裂。”

明军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