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尠夫人诸葛氏,与此或不无关系:
夫人琅邪阳都诸葛氏,字男姊,父字长茂,晋故廷尉卿、平阳乡侯。
毛远明指出,诸葛长茂,即武帝诸葛夫人(婉)之父诸葛冲。换言之,武帝、石尠同为诸葛氏之婿,这一重私人关系,或可视作外戚关系的推扩,正与武帝借外戚以隆私权的谋划相合。
其父石鉴在武帝时代的沉浮,亦可由此索解。
晋武帝一朝政局中,“出自寒素”的太尉石鉴,鲜见留意。武帝受禅(265),石鉴年过五十,封堂阳子。受《晋书》断限的影响,石鉴在曹魏时代的活动,记载不多。石鉴曾任魏侍御史、御史中丞,均掌奏劾,本传称“朝廷惮之”。《北堂书钞》存石鉴碑云:
为治书侍御史……直方其道……频居爪牙之任,鹰跱虎视,而庶僚风靡。
正与本传相合。由爪牙鹰虎的评价,石鉴在名臣大族为主导的魏末晋初政局中,是风貌迥异的异质分子。出身京兆名族的杜预,更是与石鉴公开交恶。
武帝前中期,石鉴两膺方镇之任。泰始六年(270),树机能反于秦州,石鉴奉诏进讨,军还,杜预奏其论功不实,石鉴免官。不久,重获启用的石鉴,在对吴战事中,再以虚报首功而免官,晋武帝并下诏书:
往者西事,公欺朝廷,以败为得,竟不推究。中间黜免未久,寻复授用,冀能补过,而与下同诈。所谓大臣,义得尔乎……今遣归田里,终身不得复用,勿削爵土也。
诏书追罪旧事,责其臣节,处以禁锢终身,近乎终结了石鉴的政治生命。论功不实,罪不至此。石鉴的际遇,并非孤例。同样出身寒素的邓艾、石苞、张华等人,其政治命运也大致相近。石鉴、杜预之争,仿佛邓艾、钟会之争的翻版。石鉴名其子为陋、尠,字云处贱、处约,是可玩味的。
吊诡的是,较长的沉隐之后,武帝忽又启用石鉴,更累擢至三司:
久之,拜光禄勋,复为司隶校尉,稍加特进,迁右光禄大夫、开府,领司徒。前代三公册拜,皆设小会,所以崇宰辅之制也。自魏末已后,废不复行。至鉴,有诏令会,遂以为常。太康末,拜司空,领太子太傅。
可留意的,是石鉴“领司徒”的除拜。武帝立国,并置八公,史称“特假名号”而已。但如祝总斌所论,唯司徒常置府,并握有品骘人物以定其任免、升黜的实权,“确与其他诸公不同,决非纯粹尊崇之位”。石鉴的册拜,尤见礼遇。高层政治中,不寻常的恩宠,常有深意。汉武帝封树公孙弘、田千秋,各是尊用儒术、转向守文的政治信号。晋武帝力拒舆论,封杨骏为临晋侯,亦是外戚崛起的标志。“终身不得复用”的石鉴,何以显擢至此?
石鉴领司徒的时间,史无明文,清人张熷甚疑石鉴“无领司徒事”(《晋书斠注》引)。石鉴拜司空,本传记在“太康末”,《武帝纪》则云“太熙元年(290)三月甲子”,当以纪为准。那么,本传“太康末”,或即石鉴领司徒的时间,正接续以司徒致仕的魏舒。
武帝于太熙元年(290)四月去世,石鉴则于太康末领司徒、太熙初拜司空,《晋书·职官志》云:
其后太尉汝南王亮、车骑将军杨骏、司空卫瓘、石鉴皆领傅保……以终武帝之世。
武帝始终未确立顾命大臣的人选,而为杨骏乘隙擅权。上述四人名单,或反映出武帝对辅政人选的最终安排。司马亮、杨骏、卫瓘,分别是宗室、外戚、功臣的代表。“爪牙鹰虎”,与功臣大族有所疏隔的石鉴,则是作为制衡的异质力量。武帝末年,元老将尽,石鉴老而弥坚,“自遇如少年”,或也是得膺此任的原因。
武帝身后,杨骏初擅权柄,疑不自安。监统山陵事,即控御陵兵的重权,不由宗室、功臣典任,而归于石鉴、张劭(杨骏之甥,后亦族灭),无疑出自杨骏,亦可见石鉴当时的位望。恰在此时,谣言称司马亮将起兵讨骏。杨骏急忙矫诏令石鉴、张劭进讨司马亮,石鉴按兵不动,探明司马亮已奔还许昌。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就此化解。以事件的处理来看,石鉴与杨骏、司马亮之间,似乎均无所党同,而是若即若离,以制衡镇安为务。
石尠少受赐官太中大夫,初除南阳王文学,或即以二品起家为诸王文学(赐官非正途,并参《晋书·邓攸传》)。其两夫人,一出琅邪诸葛氏,已见前文。志云:
夫人广平临水刘氏,字阿容,父字世颖,晋故步兵校尉、关内侯。
或即出广平刘氏。以石尠生年计,他娶于广平刘氏、琅邪诸葛氏,约在晋初泰始、咸宁间。换言之,西晋立国,乐陵石氏已由“寒素”进为“势族”。
至石鉴孙辈,石定娶于沛国刘氏,妻父刘终嘏(石定墓志),即华芳墓志中的刘宏,父为肃成伯刘芬。刘宏兄弟三人,各联姻荀氏、华氏、杜氏,皆当时望族。又,石尠之女,嫁江安侯颍川陈世范(石尠墓志)。陈世范爵为县侯,其字“世范”,似取自陈寔碑“文为世范”(参《三国志·邓艾传》),应出颍川陈氏,即陈群、陈泰家族。又,石定兄弟某,娶于颍川荀氏,荀岳墓志云:
息女柔,字徽音,年廿,适乐陵石庶祖。
石定字庶公,少弟石迈字庶昆,“乐陵石庶祖”当为石定兄弟行。荀岳为荀彧从孙,荀柔之弟即号称“日下荀鸣鹤”的荀隐。故石鉴孙辈,已结姻于海内名族颍川荀氏、陈氏,加之石鉴遍历三司,乐陵石氏的“世族”门第,已初见规模。
西晋石定墓志
永嘉元年(307),石尠乡居乐陵,汲桑来攻,石尠身死,长子石定、小子石迈同死。二年,怀帝遣使者护丧至洛阳,祔葬于石鉴墓侧。石氏葬地,在武帝峻阳陵(南蔡庄北)以西约二十公里处。
北朝隋唐,乐陵石氏门第不显(文略)。究其原因,当是晋室南渡以后,乐陵石氏于南北均鲜见人物。或可推想,在八王之乱的动荡局势中,石氏家族的经营,是以石陋一支处京师,石尠一支退据乡邑。(参韩树峰《河东柳氏在南朝的独特发展历程》)在与汲桑的战事中,石尠及其邑族一时俱没,使得石鉴家族在本籍乡里根本荡尽。而石陋一支,以及护丧赴洛的石恭,可能亦随西晋覆亡而星流云散。乐陵厌次石鉴一支,或覆宗于永嘉之乱,故其郡望门第,在北朝隋唐的郡望谱系中,也渐次沦没。中古时期,乐陵石氏郡望的上升与湮灭,是认识士族社会下门第升降的生动个案。此外,由两志的行文格式及叙事异同,或可追索其文本的形成,以及状、策、志、传等文本间的关系,文多不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