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甄嬛传》的开篇,就是清宫选秀,八旗女子均在选秀名单中,她们需要经过多轮的筛选,最后,只有三人被皇帝看中,顺利进入皇宫,成为皇帝的妃子。她们分别是十七岁的甄嬛、沈眉庄和安陵容。这三人由于出身不同,入宫后所册封的封号和地位也不同。
沈眉庄的父亲是济州协领,她被封为贵人,居住在富丽堂皇的咸福宫;
甄嬛的父亲是大理寺少卿,她被封为常在,居住在相对偏僻的碎玉轩;
安陵容的父亲是普通的知县,她被封为答应,跟另一位女子同住在廷禧宫。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清宫选秀,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其实,清廷的后宫女子,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这是清朝独有的选秀制度。这里的“旗人”,则来自于满清最早的“八旗制度”。当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后,创立了“八旗制度”。这是一个依据当时族人的习性而创立起来的军事制度,以保证军事、生产两不误。刚创立之初,满人只有“满洲八旗”,入关后满人又设立了“汉八旗”和“蒙古八旗”,至此,八旗的制度臻于完善。
可以说,这是满人赖以生存的重要支柱,当然,除此之外,满人还有内务府“包衣三旗”,由满清贵族的奴隶组成,其地位不如前面所说的“八旗”。当时,旗人选秀,每三年进行一次,由户部组织,选中之人可以成为皇后、嫔妃的备选;包衣三旗的选秀,每年进行一次,由内务府组织,选中之人可以入宫当宫女,负责宫里的杂役。清朝后期,包衣三旗的女子不再称为“秀女”,而是包衣三旗“使女”。
因此,这里所讲的“秀女”主要指的是“八旗女子”。
因为,参加选秀的女子,将来是要做王公贵族妻妾的,有的甚至可能是皇帝的妃子,所以,每次选秀都非常重要。此外,秀女们想要进入宫廷,必须经过重重考核。
首先,考核的是秀女的旗属和年龄。朝廷规定:只有旗属内的适龄女子才可以参加选秀,其她女子是没有机会的。当然,旗属内的女子若想要逃避选秀,也是不可能的。在顺治时期,对选秀就做出了要求:“凡满、蒙、汉军八旗官员、另户军士、闲散壮丁家中年满十四岁至十六岁的女子,都必须参加三年一度的备选秀女,十七岁以上的女子不再参加。”
到了乾隆五年,朝廷再次要求:“旗属女子在规定的年龄内没有参加选秀的,下一届选秀必须参加。”并且,按照规定:“没有经过选秀的女子不得私自婚配,否则,该旗的都统要进行追查,并对当事人给予处罚。”当时,旗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条规定的严肃性,竟有人意图违背此规定。闽浙总督德沛向乾隆皇帝上折子,请求让他的儿子娶两广总督马尔泰的女儿,但是,马尔泰的女儿还没有参加选秀。
对此,乾隆皇帝十分生气,不仅要求德沛进京当面申饬他,还再次强调了这一规定的严肃性。
相传,乾隆皇帝特意提出了三点原因:
第一点,旗人选秀是为了给诸王爷和众皇子选妻妾,并不是单单给皇帝选嫔妃;
第二点,选秀是祖制,这不是拆散他人婚姻的理由;
第三点,选秀三年一次,不会耽误女子的终身。
乾隆二十年,乾隆皇帝又再次重申了这个规定:“未领选秀而私自婚配者,必将严惩。”
这里,我们比较好奇选秀女的年龄。
依据清宫档案,当时参加选秀的女子最小年龄为十一岁,最大年龄为二十岁。每到选秀年,户部都会事先奏报皇帝,得到允许后,再向八旗发文,要求将旗内适龄女子登名造册呈报上来。最后,由八旗都统衙门汇总,上呈户部,户部再向皇帝请示选秀时间,然后,举行选秀。此外,旗人中适龄女子不能参加选秀的,也要上报给皇帝,得到皇帝允许后,才能自行婚配。
据记载,在临近选秀的日子,参加选秀的女子要在家人的安排下乘坐骡车进京。官宦之家自有车辆,而一般家庭的女子只能雇车前来。秀女们抵达京城后,户部官员会安排她们的住宿。此外,在选秀前一天,秀女们会得到一个自己的牌子,被通知第二天按照这个牌子坐骡车,进入紫禁城。
原来,户部会按照秀女们的出身,给她们“排车”,即:安排进入紫禁城的先后顺序。安排到前面的,通常都是后宫嫔妃们的亲戚,接着是前期被看中的种子选手,最后是这一年新参加选秀的女子。日落时分即发车,入夜后就可以来到地安门前。
等到第二天宫门开启后,秀女们下车,在太监的带领下,有序进入顺贞门。但骡车没有在顺贞门外等候,而是出东华门,沿崇文门北行,经过地安门后来到神武门外等候。之后,选秀完的秀女从神武门出来,登上各自的骡车,回到居住的地方。
这种井然有序的排车法,相传是嘉庆年间一位官员发明的。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秀女选秀的细节。
秀女在太监的指引下,来到御花园、体元殿、静怡轩等地方,等待皇帝、太后的到来。通常情况下,秀女都是五六人一排,进入宫殿内供皇帝、太后挑选。秀女如果被看中,她们的牌子就会被留下,即为“留牌子”;如果没有被选中,则为“撂牌子”。
被留下牌子的秀女要参加下一轮的选秀,当然,下一轮没有被选上,也是“撂牌子”。复选中再次被选上的秀女,她们将面临两种命运:
第一种是成为王公贵族的妻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