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不肯就范之际,杜月笙还亲自给梅兰芳挂电话说:
“记得要给孟小冬分手费哦。”
只短短几字,梅兰芳便冷汗直冒,梅兰芳知道杜月笙的来头有多大,这个人,岂是他能惹得起的。不久后,梅兰芳变卖财产凑齐4万元交给了孟小冬。
自此,这段曾轰动一时的感情,便划上了句号。
感情已经结束了,但孟小冬的伤却并未痊愈。这段感情,已经耗费了孟小冬太多:青春、心力等等,这些岂是区区四万元能弥补的。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孟小冬迷茫了。
关键时刻,杜月笙再次出现了,他为孟小冬找了老师,劝她北上学艺深造。
这条路,无疑是最好的,很快,孟小冬在杜月笙的安排下北上。
原本,孟小冬还可以安心学艺,可不久后,天津一家大报上忽然登出了连载小说,用化名影射孟、梅之事,说某著名坤伶向某名伶敲诈大洋数万,并把5年前发生在东四九条冯宅的绑架杀人案重新提了出来。
一时间,谣言四起,舆论沸然。因为是小说体裁,还作了种种虚构,但由于并未指名道姓,也无法予以评理。
这让本已安心靠学艺疗伤的孟小冬,再次陷入了过往的悲痛中。重击之下的孟小冬被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悲痛欲绝的她,就连对舞台生涯也开始厌倦起来。
某天清晨,又是一夜孤枕未眠的孟小冬,打点行装来到了北平拈花寺,拜住持量源大和尚为师,举行了皈依三宝典礼。自此以后,小冬一心向佛,以求身心清净。
孟小冬曾恨恨地坦言:
“婚姻不如意才促使我信佛的。”
一代名伶皈依三宝,对于戏剧界而言,这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孟小冬遁入空门后,社会上要求她复出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固执孤傲的孟小冬一直未为所动,孟小冬每日在家吃斋念佛,全然不理俗尘。
杜月笙闻言后,差人给孟小冬送了一句话,这句话很好地陈述了厉害,相信,这样的话,也只有对看透江湖的杜月笙能说出来,他说:
“你自暴自弃,脱离舞台,无声无息地家居念佛,正好中了别人诡计,反而使人对报上的小道消息信以为真,日子一久,观众逐渐把你遗忘,最后毁了自己的才华,岂不可惜。”
孟小冬听到这番话后,瞬间茅塞顿开,她开始明白:消极对待,只会让一切恶化,逃避只会让自己堕入万丈深渊。
1933年9月,已经知道自己该干嘛,该怎么干啥的孟小冬在天津《大公报》头版上刊登了《孟小冬紧要启事》。
没错,孟小冬这则启事,是要复出!启事仅仅半个月后,孟小冬便抖擞精神地重返她酷爱的戏曲舞台。
多年后,辗转间,在孟小冬好友,杜月笙四太太姚玉兰的戳和下。孟小冬与一直对自己青睐、呵护的杜月笙开始交往。
1950年,杜月笙准备前往法国,孟小冬开玩笑说:
“我跟你去,是算使唤丫头,还是女朋友呢?”
这一年,杜月笙年已62岁,且正患重病,即将不久于人世。
只孟小冬半玩笑的一句话,杜月笙却较起了真。
第二天,杜月笙不顾家人的阻挠,坚持要与孟小冬补行一次婚礼。
婚礼当晚,形销骨立的新郎杜月笙撑着下了他那几乎离不开的病榻,穿起了长袍马褂,头戴礼帽,坐在手推轮椅上被推到客厅,由人搀扶着站在客厅中央,42岁的新娘孟小冬着一件崭新的滚边旗袍依偎而立。
之后,杜月笙还将在港的儿子媳妇和女儿女婿全部叫来,命他们给孟小冬行跪拜礼,并告诉他们:以后都要称呼“妈咪”。
“妈咪”二字,是杜月笙心中最亲热的称呼,这二字的分量,杜家上下谁会不知。
孟小冬眼里放着光,那天,她这位“妈咪”送了他们每人一份礼物,儿子、女婿一人一套西服衣料,女儿、儿媳则每人一块手表。
自此,孟小冬,一生苦苦追求的“名分”,终于如愿以偿。
倘若不爱,即便是最迫切想要的,即便你再拼尽全力,他也不会给你。而倘若真爱,即便你只随口一提,即便拼了命,他也会给你!
这是梅兰芳与杜月笙之于孟小冬,也是世间所有的不爱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