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进攻东吴,孙权亲自在濡须坞率军迎敌,当时曹操大军数量远胜于吴军,然而孙权坐在一条小船上,跑到曹军大营面前从容观看一圈而退,并且对着曹操大喊:“丞相且回吧”,曹操看着那一个在万军阵中从容不迫的年轻人,发出了一声跨越千年的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
意思就是说生出来的儿子就应该像是孙权这样的人才啊,这句话看上去有点像是在骂人,但考虑到曹操的年纪与孙权老爸孙坚差不多,这句话中也确实没有太多侮辱意味。更多的是长辈在看到年少有为的青年人时,自然而然就会生出来的感慨,事实上类似的感慨还有很多,并非仅仅有曹操一人看到敌军主将时,发出过如此艳羡的浩叹,如元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陈友谅在1363年,见到此人的时候也发出过与曹操极为相似的叹息。
1363年是元朝至正二十三年,不过此时元朝早就已经进入末世的最后阶段,此时真正能够影响天下走势的只有三个势力,分别由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率领。朱元璋首先打了势力看上去极为庞大的陈友谅,而张士诚独自守在自己的地盘上,并没有参与双方的战斗。
陈友谅是贫苦的渔民出身,与朱元璋的贫农出身也相差无几,不过陈友谅在长大以后做起了私盐生意,并且生意做得还很不错,很快就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商人。等到他参加起义军以后,也是不改豪商本色,在所有的起义势力中是最为有钱的,所以尽管在1362年的龙湾伏击战中,陈友谅势力大损,但是在“钞能力”的支持下,到1363年正月他就恢复元气了。
而且这还不是普通的元气,陈友谅是倾国之力前来,誓要灭掉朱元璋以雪前耻,他花重金打造了几百艘巨大的战船,并且搭配了各种巨大的攻城器具,直接去攻打朱元璋的首都应天(南京),不过在打应天之前,他首先必须得打下洪都(南昌)。
洪都对于朱元璋来讲是极为要紧的一个战略要地,若是此地失守,就意味着陈友谅的精锐大军可以长驱直下,所以洪都的守城人员很重要,朱元璋派去驻守洪都的人是自己的亲侄子朱文正。在陈友谅大军到来之前,朱文正每天沉迷于酒色之中,以至于很多将士对他都不服气。
然而等到陈友谅率领着六十万大军,以及数百艘巨大的战船兵临城下时,朱文正忽然一反常态给将士们开了一个简短的动员会,并且井井有条地将兵力部署给传达下去,让所有的将士都看到了他的决心与能干。在朱文正的坚守下,陈友谅在“弹指可破的小小洪都”下持续进攻了将近三个月,而朱文正以四万人马对六十万丝毫不露下风,成功赢得了洪都保卫战的胜利。
当听到朱元璋已经率领大军来援丝,陈友谅无奈地下令撤退,在撤退前他望着没有攻下来的洪都,望着洪都城楼上的朱文正,遥遥发出了一声叹息:“我若有子如此,何愁大业不成哉!”也就是说如果我得到了他,定然可以成功地一统江山,毕竟朱文正确实是难得的将才。
陈友谅在随后的鄱阳湖决战中兵败身死,而朱文正则因为自己功劳很大,但是朱元璋并没有率先给他最高最好的封赏而不满,多次表露怨言并且纵容手下凌虐百姓,在1365年被朱元璋囚禁了起来,不久抑郁而亡,3年后朱元璋成功一统天下建立大明帝国。
陈友谅说自己若得此人定可一统江山,朱元璋囚禁此人却也一统江山!
参考资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