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千年历史,为何只有三国的英雄深入人心?

2020-08-02 13:23:17 作者: 中国五千年历

今天,拜《三国演义》所赐,三国故事早已脍炙人口。然而,早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三国英雄们就已经深入人心了。甚至,在宋代各种“说三分”流行之前,从南北朝至隋唐,三国故事就有广泛的人气。

历史

大体上讲,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墓志、诗文的撰写过程中,喜欢用三国的典故——后汉、三国的典故远远超过其他时期。我粗略统计过北齐北周墓志中的用典,其中汉末三国(约150到280年)的人物占到了40%左右,不仅关张是勇猛的代表(赵翼《廿二史札记》),许褚、典韦、郭嘉甚至袁术、刘禅等也广受欢迎——详见文末附图。另外,唐代《长短经》中也大量引用三国故事。

历史

二是通俗戏剧开始流行,比如曹操谯溪击蛟的节目在隋朝时就有了。这些戏剧、演绎是后来“说三分”的前身,渐渐演变为后来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以及各种评书、戏剧中的三国故事。

历史

换而言之,正是有了南北朝以来坚实的群众基础,三国故事才能长盛不衰,最终依靠《三国演义》及戏剧评书,风靡东亚。于是,问题可以是:为什么在宋元明以前,三国故事就如此受欢迎呢?

历史

或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后汉三国西晋对于职官制度的发展尤为重要。比如,都督制,或者尚书八座的格局,虽然在早先也能找到源头,但在后汉魏晋间逐渐成形,对南北朝隋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举个例子,从东晋一直到唐宋,讲吏部的历史就一定会讲曹魏的毛玠,西晋的山涛。

历史

而魏晋的所有制度推进中,大概属九品官人法影响最为深远。由于中正制度都是在后汉魏晋时期形成,衡量人才的标准也是在这个时候成形的(《人物志》)。换而言之,后汉魏晋的人物言行,对后世具有典范作用,自然也就广为人知了。

历史

同时,后汉三国西晋也恰逢门阀士族的形成期。南北朝隋唐的名门之后,当他们追溯家族历史的时候,就会尤其强调,自己的先人在后汉魏晋时的成就。比如范阳卢氏是中古名门,他们铺陈自己显赫家世的时候,有时会从商周秦汉一路讲下来,但最核心的人物其实往往是汉末的卢植、以及曹魏的卢毓。正因为卢植、卢毓在汉末魏晋身居显耀的职位,范阳卢氏才能在诸多地方大族中逐渐脱颖而出,成为名闻全国的范阳卢氏。家族的历史记忆,是三国历史在南北朝尤为流行的重要原因。

历史

另外,从西晋开始,博物、志怪等文体尤为繁荣。这些千奇百怪的故事,很多时候以近人为主角,这样一来,更多的人物以及他们奇奇怪怪的事迹,也就家喻户晓了。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陈寿《三国志》及习凿齿《汉晋春秋》也有很大贡献。这书尤其符合两晋时期对史传的阅读兴趣。

历史

《史记》《汉书》过于宏大,《东观汉记》过于繁复,范晔《后汉书》成书较晚,其他关于后汉西晋的史书又各有千秋。随着《三国志》、《汉晋春秋》的流行,三国英雄的人气自然也就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