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什么同时向十一个国家宣战?洋人的一个决定,踩了她的痛点

2020-08-05 12:18:38 作者: 慈禧为什么同

在世人的印象中,慈禧对待洋人就是一副奴颜像,人家只要枪炮端起,这边啥事都好商量,又是割地又是赔款,所以,当这位西太后对外宣战时,大家都“懵”了,怎么这风向说变就变了呢?执政几十年都不硬气,为何突然敢和洋人对抗了呢?究竟是什么刺激到了慈禧呢?

这话就得往回说,慈禧政治手腕也不简单,咸丰去世没几天,她就将八位顾命大臣给除去了,从此,把持着清廷半个世纪。等到光绪亲政后,她依旧不愿意撒手,那时国家已经千疮百孔,她不想着如何改善这一局面,反而,时刻和光绪较着劲,甚至,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将光绪给禁了。

这时慈禧还做了一件事,就是立了一个新王储,这在外界看来,明摆着就是光绪已经是废帝了呀,于是,洋人没有出席到场。这事当然会引起慈禧的不高兴,不过,真正让她“动怒”的却是一“小道消息”。荣禄从他心腹那获知:洋人私下已经达成一致,就是要让慈禧归政。

荣禄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担心了一个晚上,他可是坚定的站于慈禧这一边,若是慈禧真的退居二线了,光绪将之前的旧事翻出,他能有好果子吃?于是,第二天一早,他就匆匆进宫,慈禧得知后,反应更是激烈。她将洋人的近期行为一联想,原来他们不祝贺新王储,是早有打算啊。

于是,她老人家就下了一个决定:要她放权是可不能的,目前看来就得和洋人干一架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和洋人打,结果是亡,但是,不和洋人打,结果也是亡。与其等着亡,还不如先打一仗。这话说得那个慷慨激昂呀,好像是首次面对洋人一般。

只不过是这个“消息”踩着慈禧的痛处罢了,这么多年来,她要的就是权力,若是突然剥走了这个权力,无异于了断了她的性命,所以,她得用全力去维护,而这个代价就是全民的利益。大臣们也配合着演戏,跟着太后这么多年了,能察觉不出其中的“不妥”么,但是,无人敢说出呀。

并且,慈禧还发了一份《宣战诏书》:

“我朝二百数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怀柔。迨道光、咸丰年间,俯准彼等互市,并乞在我国传教;朝廷以其劝人为善,勉允所请,初亦就我范围,遵我约束。讵三十年来,恃我国仁厚,一意拊循,彼乃益肆枭张,欺临我国家,侵占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朝廷稍加迁就,彼等负其凶横,日甚一日,无所不至......”

那么,这个消息的真相又是如何呢?

话说,上海英商办了一份报刊《北华捷报》,上面刊了一社论,后来被《字林西报》转载了。可能在这过程中,被报社的华裔职工获知,于是,消息就传到了江苏粮道罗嘉杰口中,当即,他如获至宝般赶紧让儿子将这“情报”汇报给荣禄。这不过是媒体的一个“猜测”罢了,而并非官方的决定。

那么,这时的慈禧太后,难道不清楚清兵的真实战斗力么?

其实,她根本不怕,因为,她已经想好了,她有义和团呀。慈禧做事才不会“义无反顾”,她总会给自己留个台阶下。再说了,她虽然喊出了作战宣言,但是,她也没想真的就开战,她只是想让这些洋人收回那句话。但是,洋人也很晕,根本不知道这消息从何而来。

作为传递“假消息”的荣禄,这时却是留了个心眼,万一真的打起来伤着某位洋人了,他的日子以后就不会好过了,于是,他干脆装病。他可是武卫军的头领,所以,就将袁世凯的武卫右军都给支开了。不过,这“开战”之事还得继续啊,于是,他就让董福祥的甘军去冲锋陷阵。

就在大家还很担心各使馆安危时,远在广州的李鸿章看得明白,这哪是打仗嘛,董福祥是有大炮,但是,都是土制,没有什么先进的装备,所以,只听得见轰轰作响的炮声,但是,半天也看不见炮弹在哪。荣禄会这么做,完全是慈禧带了个好头,这边刚刚说要开战,转身给人家送各种慰问品,于是,荣禄也这么做,送的东西更高级,德国军火。

接下来一幕更让人搞笑。这土制大炮轰了十多天,也不见啥效果,这时,端王载漪得了慈禧的令,将武卫中军派出作战。张怀芝手中可是有最新的德国武器,开花大炮,很有威力,几炮下去一个使馆立马成为平地。不过,他也留了个心眼,特意去问荣禄要手谕,不然的话,万一哪天洋人讨要说法,他不就得自己扛雷了?

对此,荣禄才不会给呢,后来,被缠的实在没办法,就说了句:“反正炮响了,里面都听得见。”张怀芝是个明白人,就谎称:这炮位需要重新校准,于是,对准的就是使馆的空地。一时间,就听炮声隆隆,那边太后听得喜滋滋,这厢各使馆也听得胆战心惊,只是真没啥事。宣战50天后,印度锡克兵扛着英国的国旗冲进北京城,各使馆的警报全部解除,一切都结束了。

慈禧这一下满意了,她还继续做着她的太后,继续管着这大清朝。她的担心也不过就是那么几天,但是,她带给中国的又是什么呢?

不久,北京都城沦陷朝廷逃亡,史称“庚子事变”。随后,清政府又答应八国“议和大纲”,被迫接受赔款要求。赔款共计4.5亿两,分39年还清。也就是说,列强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受到了赔款的存在,蒙受了国家无能的耻辱。这笔巨款连本带息,总数达白银10亿两以上,相当于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12倍,史称“庚子赔款”。但列强似乎有“良心发现”,先后又对庚款进行了有条件的退赔。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