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志军
几十年前人们站在北塔、鼓楼俯瞰老银川是一马平川的土房小院。如今,银川市经过六十年的城市建设发展,一座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高档小区拔地而起,银川已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如果现在再想找昔日土坯房,已很难寻觅到它的踪迹。
现在银川老百姓大都住进楼房,但是,56年前矗立在银川文化街的银川“第一居民楼”(原银川二中旁边),却少有人知道它是银川最早的一座居民楼。
银川“第一居民楼”旧照
1964年初春,银川市政府为解决无房户和改善城市居民住宅环境,决定投资在银川文化街建设二幢集商业、居民住宅综合楼房。
银川市建设局经过认真规划和设计,一幢建在文化街惠民巷口,另一幢建在文化街文艺巷口。
建在文化街惠民巷口的这幢楼房从开工那天开始,惠民巷口天天有市民驻足观看,人们一到休息时间都争先恐后一睹从未见过的楼房施工现场。
建设者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在来年的开春使新楼房建成竣工。
许多住了一辈子土平房的市民闻讯后都前来观看从未见过的“洋楼房”。
这幢新楼的建筑结构是个三层的拐角楼,红砖砌的外墙,楼上二、三层都是住家户。
楼道、居室都是用白灰搅着蒲毛,工人用抹子压光增白,那时没有像现在涂料、乳胶漆之类的装饰材料,木门、木窗、水泥地,不像现在水泥地贴瓷砖、铺木质地板,木门、木窗做装饰搞装修。
新楼四周没有围墙、院门,没有绿地环境、色彩斑斓的道牙、道砖和现在的规范化小区,新楼仍与原来的土坯平房和小煤房为邻。每到雨季,巷道的雨水都很难排出。
这幢楼就像20世纪50年代北京的“筒子楼”一样,大家共用一个卫生间、水房。
紧邻文化街的一楼是当时银川市糖酒公司的一家副食商店,专营糖果、糕点、烟酒、调味品和文化用品,后来又经营蜂蜜制品,在那个年代,这幢简易的新楼,可以说是银川市有史以来,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居民住宅楼房。
银川二中教师张德甫是1958年支宁的莘莘学子之一。多年来他默默奉献在教育战线上。
那时,张德甫是个单身汉,一个人住在银川二中一间几平方米的旧平房子里。由于房间小,大龄青年的他迟迟成不了家。就在他因房屋小而一筹莫展的时候,分房的天赐良机降临到他的头上。
有一天,校长通知他来办公室说分房子的事情,张德甫高兴地一路小跑来到校长办公室。
校长说:“张老师你很幸运,银川市政府新建的职工家属楼,分给我们二中一套,全市所有中学,市政府就给教育系统分了这一套,因为新楼就在二中旁边,学校决定将这套房子分给语文组胡开芬老师一大一小两间,30平方米左右,还有一小间十几平方米就分配给你,这是学校对你的优先照顾了。”
张德甫听后高兴万分,激动的泪水潸然而下。
就这样他幸运地住进了银川市第一幢“居民楼”。后来,张德甫在这间十几平方米的居室里成家育子,一住就是5年多。
张德甫回忆说,他们这个单元当年曾经住过银川市副市长、市科协主席。住户大都是银川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大家都能为住进这幢楼房而感到高兴和自豪。
住在这幢楼里的居民深感邻里相处环境没有显贵有钱和无钱之别,民风淳朴,不管是当领导的,还是百姓群众,大家都和睦相处。同在一个水房里刷牙洗脸,共用一个水龙头洗衣、洗菜……
那时,没有煤气罐和天然气管道,烧火做饭的煤饼子、煤球大都摆放在楼道各家门口的一席之地,夏天在小厨房或在水房、走廊里烧水、炒菜、做饭,冬天就把煤球炉搬进房间做饭取暖。
张德甫老师对当年住进新楼仍记忆犹新,他说,他每天闲暇时都要趴在窗口观赏俯瞰大半个银川市城区的景色,那时城区很小,看到的都是杂乱不平、简陋低矮的土坯平房,一条解放大街夹杂着条条泥泞小巷,马路上车辆、行人都很少。
大半个城区,除了中山公园和城东、城北有大量的芦苇湖外,城区很少有绿色花草树木,走出城外,才能眼见大片苇湖涟漪、绿色农田相间,一派“塞上江南”的美景。
银川旧照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银川社会经济的发展,全市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一片片居民小区镶嵌在“塞上江南”,银川市变了样。
当年住在这幢楼的大部分居民开始陆续搬迁到住房更加宽敞、设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的新小区了。
1994年,银川市房管局决定,拆除这幢具有历史意义的银川市“居民第一楼”,这幢楼的剩余住户被安置到海宝小区居住,如今这“第一楼”早已旧貌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