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曹叡,曹家最后一个掌权的皇帝

2020-08-24 17:27:21 作者: 魏明帝曹叡,

曹叡是魏文帝曹丕与甄氏所生的儿子,是曹操的长孙,自小就聪明过人,深得曹操的喜爱,曹操每次举办宴会,都要把这个孙子带在身边,让他多留意法理政治,以便将来接班。但是曹操死后,曹丕于黄初二年赐死了甄氏,曹叡也受到母亲的牵连,从齐国公被降为平原侯,并没有第一时间成为太子。

甄氏与曹植的故事,在民间被传得沸沸扬扬。但是这仅仅是民间故事,当不得真,没有证据证明甄氏与曹植之间有过男女私情。不过甄氏原来是袁绍的儿媳妇,想当年曹丕可是在攻破冀州后,从父亲手中抢来了甄氏,最开始的时候,曹丕对甄氏还是非常好的。只不过花无百日红,后来的曹丕宠爱汉献帝的两个女儿以及郭美人,甄氏失宠并颇有怨言,大怒之下的曹丕将甄氏赐死,并在下葬时以发覆面,以糠塞口,十分的绝情。

母亲死后,曹叡也被父亲疏远,但在一次陪曹丕打猎时,曹叡抓住了机会。当时曹丕猎杀了一只母鹿,命令曹叡将母鹿身边的小鹿射死,而曹叡却没有照做。他的理由是:“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曹丕感觉这个儿子有仁爱之心,于是转变了看法,决定为了魏国的江山,让曹叡来接班。

曹叡继承了曹家的江山,也继承了曹家人矛盾的性格。他在位时能力很强,军事才华尤其出众;但又大兴土木,追求享乐;他性格深沉,能纳谏言但做事往往随心所欲,甚至有些敏感多疑。他以法家思想治国,加强中央集权,稳定了曹魏政权,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曹叡的性格和母亲之死有关。父亲和母亲是夫妻,但是掌握权力的父亲可以一句话就让母亲永远地离开了自己,这就是权力的魔力。为了生存,他只得尽量讨好父亲,甚至对郭皇后也处处小心侍奉,唯恐一招不慎,招来大祸。所以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谨言慎行,而这种性格让他赢得了父亲的认可。

当上皇帝后,曹叡仍然城府很深。不管是谁,在他面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都放在心里。他执政后,重用陈群等人,自己总揽军政,立志开疆拓土,一统天下。

军事才能

曹叡的军事才能是天生的,是来自祖父的遗传。他刚继位那年,孙权见曹丕新丧,欺负曹叡年幼,便进军江夏,想给曹叡一个下马威。曹魏政权的很多大臣都建议速发救兵,而曹叡却自有主张。他认为东吴只精通水战,这次扬短避长,就是想乘我们不备来搞偷袭的。现在他们的计划已被我们认破,江夏守将文聘又久经战阵,东吴必定讨不了便宜,不必在这时候劳师动众,徒伤国力。后来的事实果然如他所料,孙权一见曹魏已有准备,随便做做样子便退走了。

曹叡当政之时,正是诸葛亮数度出祁山北伐的时候。特别是太和二年,诸葛亮取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后,曹魏朝野震动。而曹叡坚守的认为诸葛亮贪图小利,取三郡后不知退兵,正是破蜀良机,于是让司马懿带兵拒敌,果然在街亭重创蜀军。从此,魏国大臣们打消了对曹叡年轻的顾虑,曹叡成为诸葛亮北伐中最大的一个对手,并且诸葛亮一生也没有战胜过这个对手。

雅量容谏

《明帝纪》上记载:“(曹叡)优礼大臣,开容善直,虽犯颜极谏,无所摧戮,其君人之量如此之伟”。曹叡当了皇帝后,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是普通老百姓的上书,曹叡都非常重视,必须一一亲自过目,从来没有厌烦过。

对于朝中大臣们的进谏,曹叡不管有没有道理,都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存在。但是曹叡是个很有主见的皇帝,他认定的事,很难更改,也就是说大臣们的劝诫并不一定能有效果。尤其是在生活方面,自诸葛亮死后,曹叡认为最大的敌人消失了,自此有所放松,整日沉迷酒色,大兴土木,大臣们屡屡劝谏,曹叡一概不理。但是他与一般的昏君不同的是,他并不因此打击报复大臣们,而是我行我素,你说你的,我干我的。这也是他爷爷曹操的作风,自己认定的事不管别人如何看,都很难改变。

法家治国

曹操在世时,以法家之道治世,曹叡耳濡目染之下,对法家学说非常感兴趣。他采用卫凯的建议,“刑法者,国家之所贵重,而私议之所轻贱;狱吏者,百姓之所悬命,而选用之所卑下,王政之弊未必不由此也”,专门制定了刑狱之律,减少死刑罪名,要求各级官员对待死刑判决一定要慎重,“议狱缓死,务从宽简”。

曹叡上台后,让陈群等人制定了《新律》、《州郡令》、《尚书官令》等有关法律法规一百八十多篇,使得曹魏的法律在三国之中是最完善的一个。

曹叡上台时,老爹曹丕给他留下了曹真、曹休、陈群和司马懿等四个辅政大臣。曹叡通过加强中书省的职权和给予近臣充分的信任的办法,逐渐将四个顾命大臣出任方面领导,自己便可以不再受他们的掣肘,从而加强了皇权的集权统治。

尊儒重学

曹叡祖孙三代都通儒家精典,曹操早在建安八年便在郡县设置学校,教授儒学;曹丕也设立过太学,置五经,倡导儒家学说。曹叡将儒家的“明贵贱,崇亲亲,礼贤良、顺少长”当作国之纲纪,在洛阳修建了魏国宗庙,迎四世祖先入庙,议曹操为太祖,曹丕为高祖,建立了儒家庙祧制度。

在选拔人才上,继承曹操“唯才是举”的人才观,用重才尊文的政策笼络读书人,建立了一套以法家为主,儒家为辅的政治制度,以资治国之需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