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当官听“民意”,古代当官更得听“民意”,一不小心就会坐牢

2020-08-24 19:30:54 作者: 现代当官听“

很多人会质疑,在天子说了算的时代,老百姓的“请愿”能有人听吗?

正所谓,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民意”概念和君王如何治国,古来就一直被一些学者所“推崇”,历史上也不乏愿意听“民声”的帝王。

汉魏之后,各朝代在考核官员政绩时,“询诸民言”就是一个重要的评分项。到了南宋,基层官员要升迁,首先就得听老百姓的意见,这几乎成了当时地方官场常态化的流程。

当时,采集“民意”的途径有两种:

第一种,自上而下,也就是朝廷派出巡抚使或者台谏官员到地方,采用“吏民条言”和“吏民言”的方式,了解考核当地官员任职情况是否“够格”。辛弃疾就做过江西安抚使,到地方检察官员工作情况,收到群众举报后,从朱熹那讨回被其扣押的数船粮食。

第二种,自下而上,名为“举留”。朝廷鼓励民众直接向上一级领导部门“告状”,这些都会作为评判地方官员是否称职的依据之一,决定他们未来官场的前途。

曾经,宋孝宗就评价过这种方式的优点“民意宣,则民心顺,吏治清,风化行”。可见,这位皇帝相当重视老百姓的内心想法。其实,当民意成为官场的一个“评判标准”,官员们自会重视“民意”,也就会做到“亲民”。

当然,好官自有民意在。

绍兴二十八年,陆游任职福建宁德县邑薄,做了不少利民好事,当地群众对他的评价甚高。可他的领导,却是嫉妒其才能,列了一份他的“罪名清单”,准备诬陷他。等到浙东南路监司到宁德检查工作时,被上千名群众拦下,直接问:“陆主簿究竟犯了什么罪?”

这位监司大人是个明白人,一回到衙门,就对诬告之人发了一顿火,直说“荒谬”。因为,陆游在那工作了五年,于是,宋孝宗继位后,由于他的“民意”分数很高,皇帝特意下诏给予表扬,还赐其为“进士出身”。

高宗时期,杜颖代理永丰县令时,明令禁止吏役不得打着“纳税”名义骚扰百姓,还取消了抓捕逾期不交税者的规定。此外,他还采取了约定的方式,允许民众自行缴纳,对于实在困难者,会一再放宽期限。正是因为如此,大家反倒积极主动去缴税,工作任务得以提前完成。

等他离任时,大伙都向上级领导反应,感谢派来了一位如此一心为民的好官。所以,他不仅得到了“好评”,还为以后的仕途奠定了基础。

当然,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正负效应,“民意”也不例外,敬畏其者,会兢兢业业为民办事,“狡黠”者,则会“利用”它给自己政绩“贴金”。

在韩侘胄任职丞相时,湖南有一批州县官员,由于,工作失误或者其他连带原因,先后被罢官,但在当地的口碑却是“好评”,并将他们做的政绩都一一列了出来。于是,他得知后,就让这些官员官复原位了。

后来,再一核实,永州知府陈冰这些人,居然先“犯案”,再用“行善政”方式来弥补,想用“民意”替自身开脱罪名。之后,有司再次向他报请,并向当地民众说明了真相,使得这些官员重新被罢免。当然,这种利用民意“作秀”的官员,历代都有。

可见,“民意”有时也会成为“制服”“恶官”的利器。

宋光宗时期,广西某县的主簿,周荣和县府工房书吏常红等人通过劳役来向民众索要贿赂。于是,大家心里不服,便组成团体去州里上告。

周荣获知情况后,心中害怕,骑着马赶了40多里地,拦住了上告人。随后,周荣再三求饶道:“我14岁开始读书,熬了这么多年,才坐上这个位置,请求你们放过我吧。”

可见,“民意”有时也会成官场“官斗”的武器。

宋高宗时期,向子忞在衡州任职,正逢干旱,米价暴涨,每斛卖到了一万五千钱。之后,他赶忙派人去粮食丰收地区抢购粮食,在原价的基础上加上路费,以每升六十钱出售,缓解了当时的灾情。但他这一举动,却损害了那些想发灾难财的富豪乡绅的利益。

于是,这些富豪乡绅也扛着“民意”,跑到湖南提刑衙门上告。

但“巧”的是,提刑大人和向子忞曾有过节,便借此事,将他给罢官了。不过,真相是无法掩盖的,消息传出后,大伙都跑到衙门敲鼓,纷纷表示“愿举留”向大人。当时,场面声势之浩大,鼓声震天,鼓面都被击裂,吓得提刑大人找了个“巡视”借口,连夜溜了。

其实,古代司法中的直诉制度,起源于西周时代,以后被历代沿用。

到了宋代,帝王推崇“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重视民意表达,希望可以及时堵塞漏洞,完善制度。虽然,这些对“投诉”制度的改革,解决了一些问题,也便于朝廷督查官员的“言行”,但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纠纷,却没有从源头上遏制官僚的贪污腐败。

参考资料:

【《宋史·道学·朱熹传》、《陆放翁先生年谱》、《宋史·卷四百七十四·列传第二百三十三·奸臣四》】